罪得赦免是否等同于拥有永生?

我给格兰特发了我的博客,在博客中我回答了他关于宽恕和救赎的问题。他在回复中写道: 非常感谢你的快速回复。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耶稣一再应许信祂的人都会得到永生,但祂并没有提到他们一定会得到罪的赦免。 然而,我仍然感到困惑,因为我以为罪得赦免与永生是同义词。 因为既然罪的工价乃是死,那岂不是说你的罪必须得到赦免才能获得永生? 耶稣在《约翰福音》8:24 中说:“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会死在自己的罪中,你们若不信我就是那位,就会死在自己的罪中。”这不是表明这两者是同时发生的吗? 格兰特提出了三个新问题。 首先,如果罪的工价是死,那么这不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我们的罪得赦免来避免第二次死亡,也就是永恒的定罪吗?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罪的工价是肉体的死亡,而不是永恒的定罪。信徒肉体死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是罪人。十字架还没有消除死亡。 罪得赦免并不意味着罪的工价不再是死亡。 十字架挪去了罪作为我们与神之间的障碍(《约翰福音》1:29)。它使我们得救,但它并没有挪去死亡。 第二,《约翰福音》8:24 不是证明了为了避免永恒的定罪,赦免是必须的吗? 《约翰福音》8:24 被误解了很多。耶稣说的是死在罪中。的确,每个人都会死,因为我们是罪人。但这并不是主在《约翰福音》8:24 中的意思。他的意思是,除非我们相信主耶稣基督,否则我们的一生都将是罪的奴隶。几节之后,在《约翰福音》8:30-32 中,主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想要从罪的捆绑中得自由,有一点就是必须相信基督,并住在祂和祂的教导中。保罗在《罗马书》第六章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所有信徒都从罪的捆绑中得释放。但想要经历这种自由,我们必须住在基督里。 所以《约翰福音》8:24 中的问题不是罪的赦免。 第三,罪得赦免和获得永生不是同时发生的吗?是的。然而,罪得赦免不像永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需要持续不断的宽恕(《约翰一书》 1:9)。如果一个信徒与神没有相交,他虽然拥有永生,但在他现在的经历中却得不到宽恕。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罗得妻子的教训

在《创世纪》第 19 章中,我们读到了罗得和所多玛、蛾摩拉毁灭的故事。在这个著名的故事中,罗得、他的妻子和他们的两个女儿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上帝派来的天使拖出了他们的家乡。他们原本有机会从即将到来的对这座城市的审判中获救。然而,罗得的妻子因为回头看城而死。在城市被毁之后,罗得和他的女儿们陷入乱伦的罪恶中,导致两个儿子的出生。通过这两个儿子,也诞生了两个邪恶的国家,最终罗得和他家族的遗产也以毁灭和死亡告终。 在与改革宗神学家打交道时,这是一个有趣的案例研究。改革宗神学教导信徒要过正直的生活。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 是“真正”得救的,他就不会习惯性地犯罪,而是会坚持行善。如果仅凭《创世记》第 19 章中的记载,我们无法从罗得的行为中看出他过着正直的生活。他决定住在所多玛,当他被告知要离开这座城市以保护他时,他与天使争论起来。他不想离开他喜欢住的地方,并请求被带到附近一个小一点的城镇。 罗斯(Ross)说: “救援主题中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反抗——这家人宁愿不走。这种张力核心是一家人融入了索多玛的生活……”(艾伦·P·罗斯,《创造与祝福:创世纪研究与阐释指南( Creation and Blessing: A Guide to the Study and Exposition of Genesis)》,第 355 页)。 这段故事的结局远非理想。罗得喝醉了酒,和他的女儿们睡在一起。如果读者仅凭这段关于罗得行为的记载来判断他是否重生,那么他们只能认为这个人是个不信的人。然而,重生并不是由行为决定的。此外,在《彼得后书》中,使徒对罗得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陈述,说他实际上是一个义人(《彼得后书》 2:7-8)。基于这句话,大多数改革宗神学家似乎都不情愿地承认这个人得救了。 罗斯对罗得做出了这样精辟的评论: 真正的信仰往往难以察觉(罗斯,《创造与祝福》,第 357 页)。 尽管改革宗神学家可能会勉强承认罗得的重生,但故事中还有一个人值得进一步关注。那罗得的妻子呢?关于罗得的妻子,《圣经》没有像对罗得那样明确说明她是否是信徒。许多人认为她是个不信的人,因为她没有顺服主,也因为她回头看了一眼所多玛。然而,正如她的丈夫已经证明的那样,不顺从并不能否定她的得救。 此外,在《路加福音》17:32-33 中,主对罗得的妻子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评论: “你们想想罗得的妻子吧! 凡想保全性命的,要丧失性命;凡丧失性命的,要保存性命。”  在这段经文中,主在对门徒讲话(第 22 节),并在讨论末世。在上下文中,祂警告大灾难时期的信徒,为今生而不是来世而活是危险的。这个警告适用于所有时代的信徒。《新约》充满了对信徒的警告,要他们警惕现世的干扰(《约一》2:15-17;《雅》4:4)。信徒有可能被世界诱惑。我们的目光会飘忽不定,只盯着眼前及其空洞的应许,而不是主和祂永恒的应许。主的意思很清楚。我们可能会像罗得的妻子一样。 如果罗得的妻子是个不信的人,这种比较就很奇怪。他是在对信徒说话,并引用她作为我们的例子。我们也会落入罗得妻子所落入的陷阱。与改革宗神学家的说法相反,信徒也会失败,就像罗得的妻子一样,我们可以为现世而活,但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会导致我们的毁灭,甚至肉体的死亡。这就是主在第 33 节中所指的救恩的类型。罗得的妻子所面临的危险并不是永恒的诅咒。而是她的家园、财产以及最终肉体生命的毁灭。就像所多玛被毁灭一样,这个世界也同样会毁灭。作为信徒,如果我们像罗得的妻子一样,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这个注定毁灭的世界中,我们就会失去我们所珍视的一切。 也许你读到这里,仍然认为罗得的妻子是个不信的人。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有讨论的余地。然而,无论她个人的重生如何,很明显,她是一个提醒,是对信徒的警告。我们可能会像她一样。如果我们不能忍耐,就会失去将来国度的好处(《提摩太后书》2:12)。如果我们贪婪或自我追求,我们就会经历生命的毁灭。如果我们为今世而活,而不是为来世而活,我们也会经历过早的死亡。她的例子对所有信徒来说无疑是一个悲哀和发人深省的警告。因此,让我们听从主的教导。记住罗得的妻子!

没有得到赦免的人怎么能得救?

格兰特是我们 “聚焦恩典”播客的一位听众,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我有一个关于最近播客中有关《使徒行传》 2:38 的问题。在最后的问答中,鲍勃说扫罗(保罗)需要受洗才能得到罪的赦免,但他不是三天前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就已经信主并得救了吗?你能解释得更清楚一些吗? 我想我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在保罗的罪得赦免之前,他怎样才能得救? 我真的很感谢 GES 对经文中许多令人困惑的段落所做的教导。我和我的妻子最近发现了 GES,发现这些教导让我们耳目一新,提醒我们永生的恩赐是多么的无私! 格兰特显然对我的话持开放态度。大多数人都不会接受任何与他们认为自己知道的真理不一致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确信赦罪是得救的必要条件,那么保罗就不可能在通往大马士革的路上得救。三天后,他被告知要通过受洗来洗净自己的罪:“现在你为什么还耽搁呢?起来受洗,求告祂的名,洗净你的罪吧。”(《使徒行传》 22:16)。这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当人们相信基督时,不就重生并得到赦免了吗?亚拿尼亚在《使徒行传》 22:16 中并没有提到信基督。 保罗在《加拉太书》 1:11-12 中说,他的福音不是从任何人那里得来的,而是直接从耶稣基督那里得来的。这意味着亚拿尼亚不可能引导保罗信基督,但主耶稣做到了。 《使徒行传》2:38 和《使徒行传》22:16 表明,那些因在耶稣被钉十字架上犯了罪的犹太人必须悔改并受洗,以便接受圣灵和罪的赦免。但在此之前,当他们相信耶稣基督时,他们就已经重生了。兰尼-托马斯-坦顿(Lanny Thomas Tanton)从他的硕士论文中摘录了两篇关于《使徒行传》 2:38(点击此处)和使徒行传 22:16(点击此处)的优秀期刊文章。我建议你查看一下。 当信息传给撒玛利亚人时,他们只需相信基督就能重生并得到赦免。然而,他们必须等到彼得和约翰按手在他们身上,才能接受圣灵(《使徒行传》 8:12-17)。直到外邦人被带入教会,他们在信的时候,才可以不仅获得了重生,而且领受了圣灵并且罪的赦免(《使徒行传》 10:43-48;11:14)。从那时起,犹太人和外邦人才有了这同样的经历。但在此之前,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的经历是不同的。 我们从《约翰一书》 1:9(和《路加福音》15:11-24)中知道,信徒可能没有被饶恕,也可能会与神失去关系。一个信徒可能带着未被赦免的罪死去。但他仍然有重生。罪得赦免不是永生的一个条件。 把赦罪作为传福音的靶心是错误的,我们的靶心应该是永生。所有信祂的人都有永生,且不会失去。 为什么把赦罪作为靶心是错误的呢?首先,这是错误的是因为人们有可能会相信赦免是会失去。而主耶稣所教导的永生却不是这样。正如雷利(Ryrie)博士喜欢说的:如果永生可能会失去,那么它的名字就是错的。其次,这是错误的是因为它违反了 WWJD 的原则。我们知道耶稣做了什么。祂并没有把赦罪作为靶心。 格兰特,仔细想想《约翰福音》。主耶稣有多少次说过 “信我的人,罪就赦了”?从来没有。一次也没有。祂说 “信我的人得永生”有多少次?二十多次!i 宽恕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但它并不总是在人们有信仰的那一刻被赐予他们的。《使徒行传》是一本讲述教会成长和发展的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最终传递的福音信息就会与主耶稣及其使徒的教导相悖。   i 在 NKJV 版本中,主耶稣十一次说永生或永恒的生命是靶心(《约翰福音》 3:15,16;4:14;5:24,39;6:40,47,54;10:28;12:50;17:2)。祂还十二次说生命(没有修饰语;在上下文中指不可改变的生命)是靶心(《约翰福音》 5:21,24,40;6:33,35,48,53,63;10:10;11:25;14:6;20:31)。这不包括《约翰福音》3:36,施洗约翰在那里两次说,“靶心”就是信耶稣得永生。 ______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

你有永生的盼望吗?

“……保罗, ……根据永生的盼望,这永生就是没有谎言的,神在亘古以前所应许的。到了适当的时候,神就藉着福音的宣讲,把祂的道显明出来。照着神我们救主的命令,把这宣讲的使命交托了我。”(《多》1:1-3) “……使我们既然因着祂的恩典得称为义,就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多》3:7)。 当保罗所说 “永生的盼望”是什么意思?这种表述在《圣经》中只出现过两个地方。 不过,还有一个相关的表述 “救恩的盼望”。它出现在《帖前》 5:8 中。 本篇博客将讨论永生的盼望。我将在第二篇博客中讨论救恩的盼望。 如果不加解释,永生的盼望会让人感到困惑,因为在英语中,盼望一词指的是一种渴望,而不是一个确定的事。因此,许多人认为保罗是在说我们渴望永生,但不知道我们是否拥有永生。 在希腊文中,“盼望”(elpis)有时指一种渴望。保罗说:“我希望立刻差他(提摩太)去”(《腓》2:23),“我希望不久可以到你那里去”(《提前》3:14)。然而,这并不是 elpis 最常见的含义。 在新约中,盼望(elpis)通常指确定的事情,但实现的时间是未知的。基督是 “荣耀的盼望”(西 1:27)。我们终有一天会得荣耀,但是被提的时间是未知的。 “我们的盼望主耶稣基督”(《提前》1:1)。也就是说,我们知道祂会回来建立祂的国度,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我们 “等候那有福的盼望,就是我们伟大恩典神,救主耶稣基督荣耀的显现。”(《多》2:13)。奈特(Knight)评论道 :“保罗经常使用ʻ盼望ʼ这个概念,就是基督徒对看不见的、确定的、但尚未实现的、将来在基督里所拥有的属灵祝福的期待。”(《教牧书信》,第 321 页,着重部分由作者标明)。这里的 “有福的盼望”和“荣耀的显现”是一样的。我们确定无疑的期望是基督很快就会在荣耀中再临(《太》16:27)。 我在《恩典新约注释》中对《提多书》 3:7 进行了评论: 圣灵更新工作的目的是成为后嗣,在来生与基督一同掌权。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有永生的盼望,即在公义的国度中以荣耀的身体永生,这永生是确实的,是将来的真理。虽然信徒拥有永生是现在的事,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永生是未来的事。借着圣灵丰富的供应,信徒拥有了在来生与基督同作后嗣所需的一切(参《罗》 8:17;《彼后》1:3)(“《提多书》”,第 1021 页)。 我们已经拥有永生(《约》3:16;6:47;《弗》2:5)。然而,永生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富足(《约》10:10)。所有信徒在得荣耀时都会有更丰盛的永生经历。那些与基督一同掌权的人将会有超凡的生命体验。 当我在 CCC 任职时,我们曾就《约翰一书》 5:13 说过:“我们有一种ʻ知道如此ʼ的信心,而不是ʻ希望如此ʼ的信心。”。就我们对我们永恒命运的确信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确实有一种ʻ希望如此ʼ的信心。我们不知道基督何时再来赐给我们荣耀的身体。我们确信知道祂很快就会荣耀我们,这应该激励我们打那美好的仗,以便我们被拣选与祂一同掌权(《提后》4:6-8)。 Onthreee.i __________ i 你明白雷布斯的谜题了吗?再看一遍,字中有字。你看到了吗?答案就在这里: Onthreee = 三合一 = 三位一体。上帝是三个位格,但却是一个存在。我想这对于我们有限的思维来说,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很难理解的,但这是事实。这应该让我们赞美上帝。

你有得救的盼望吗?

“但既然我们属于白昼,就应当谨慎,把信和爱当作护心镜遮胸,把得救的盼望当作头盔戴上。因为上帝不是预定我们受惩罚,而是预定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救。他替我们死,让我们无论醒着、睡着,都与他同活。”(《帖撒罗尼迦前书》5:8-10) 得当保罗谈到得救的盼望时,他是什么意思?这种表述只在《圣经》这里中出现过。 得救的盼望这一表述会让人感到困惑,因为盼望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一种渴望,而不是确定的事。因此,许多人认为保罗是在说,我们渴望从永恒的责罚中得救,但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否拥能得救。 许多牧师教导说,这就是保罗在《帖前》 5:8 中的意思。 但这根本不是保罗的意思。在这节经文中,他用盼望和得救这两个词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希腊文中的盼望(elpis)有时指的是一种不确定能否实现的愿望(《腓》 2:23;《提前》 3:14)。 在新约中,“盼望”(elpis)通常指确定的事情,但实现的时间却是未知的(《西》 1:27;《提前》1:1;《多》 2:13)。 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中,保罗一直在谈论被提。每一章的结尾都有提到(《帖前》1:10;2:19;3:13;4:13-18;5:23)。在整个《帖前》和《帖后》中,保罗用得救(save)(《帖前》2:16;《帖后》2:10)和得救(salvation)(《帖前》 5:8、9;《帖后》 2:13)来指从大灾难的忿怒中解救出来。 《帖前》 5:8 中的得救的盼望是指基督很快就会再来,并通过被提把我们带到祂那里,但时间是未知的。它可能发生在今年,也可能是很多年、几十年或几百年后。祂会把我们从大灾难的愤怒中拯救出来,我们不会经历那可怕的时刻,这是我们的头盔。它会让我们的大脑保持完好无损,尽管撒旦向我们投掷了各种各样的机弦和弓箭。 Chrweist.ii __________ i 更多详情,请参阅《恩典新约注释》中对这些经文的讨论。 ii 你明白这个雷布斯谜题吗?我们在基督里。

什么是因信称义的盼望?

“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热切等候所盼望的义。”(《加拉太书》5:5) 我在最近的博客中写过类似的保罗式表达–永生的盼望和救恩的盼望。那么因信称义的盼望呢? 这是一个奇怪的说法,这听起来不对,听起来也不像是保罗会写的东西。 我在《恩典新约注释》中写过《加拉太书》的注释。但我不记得我是怎么讲述这个表达的。我记得我曾请赞恩-霍奇斯(Zane Hodges)解释某节经文,他的话震惊到我了,他说:“我不记得我是怎么理解的了。我得检查一下我写的东西。” 现在我明白了。忘记自己是如何理解一节经文是有可能的。 在看我的注释之前,我可以告诉你,保罗所说的热切等候,是指基督很快就会再来,以及到那时我们会得到什么。因为我们在基督里的地位已经因信称义,所以保罗在这里说的因信称义是指我们的经历。当基督再来时,我们现在因信而有的义将在我们的经历中完全得以实现。 现在,我来看看我的注释。 我刚才写的是对的。但我更喜欢我在注释中写的内容: 5:5. 加拉太的一些信徒,也可能是许多信徒,试图靠律法称义。相比之下,保罗和他的同工 “因着圣灵,凭着信心,热切等候公义的盼望”(作者译)。在希腊文中,“凭着信心 ”一词位于动词(等待)和宾语(公义的盼望)之前。保罗和他的同工们并没有像 NKJV 译本所暗示的那样,热切地等侯因信称义。他们是凭着信心热切地等待着公义的盼望,即在耶稣公义的统治期间公义将在地上流淌的时候(参见《约翰一书》 3:2)(“加拉太书”,第 846 页)。 我想不论保罗的意思是说,我们凭着信心热切地等候公义的国度——这是我在注释中所说的——还是个人经历的公义,就像我在上面的即兴评论中所说的。或者他的意思是两者兼而有之?我认为这是最合理的。有一天,我们和其他人都将在我们的经历中完全称义(《启示录》21-22)。那将是一个荣耀的经历。 _____ Bob Wilkin es el Director Ejecutivo de 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 (Sociedad Evangélica de la Gracia). Vive en Highland Village, TX, con su esposa de 43 años, Sharon. Su libro más reciente es Turn and Live: […]

谁更悲惨?(《哥林多前书》15:19)

在《林前》15:19,保罗说了一句让我困惑多年的话。也许我还在困惑,但我想我现在知道保罗的意思了。你可以自己判断一下! 保罗说,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我们是众人中最可怜的”。有些译本使用了“悲惨 ”一词。多年来,我一直认为保罗是在说,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那么基督教就是一个谎言。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基督徒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基督徒都期待生活在一个永恒的国度里。但是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那么我们的希望就是枉然。我们以为我们会去天堂,但今生就是我们的全部。我们是可怜的人,因为我们会失望。如果能知道死后什么都没有的事实,那就更好了。不信的人更好,因为他对死后将要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期待。 但这是真的吗?如果没有天国,没有复活,那么信徒和非信徒死后不就一模一样了吗?两者都进入了不存在的状态。如果基督徒认为他会有永生,那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不会知道自己被愚弄了。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基督徒的信仰即使是错误的也会在今生带来一些喜乐,因为信徒都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教会还可以提供一种社区感,或者是一个结识新朋友的地方。很多很多的人都是在教会里认识自己的配偶的。 即使这一切都是谎言,我们会说自己比一个非信徒更悲惨吗?举个例子,一个不信的人说这个世界就是他的全部。他可能会沉迷于毒品或从事其他有害的活动,年纪轻轻就死去。如果一个信徒避开这些事情,过着健康长寿的生活,那他会比那人更痛苦吗?即使在另一边没有天国。 然而,在更基本的层面上,我认为如果没有天国,那么我们信或不信都无关紧要。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我活 100 年还是 20 年又有什么区别呢?从永恒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没有复活,那么不信的人和信的人的生命都不足十亿分之一秒。 我想,我之所以对保罗的话有意见,是因为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哥林多前书》第 15 章并不是论述一个人如何 “上天堂”的一章。而这一章论述的是未来天国中的奖赏。保罗想说的是,对于像他一样为了在基督台前的审判中得到主的认可而活着的人来说,如果我们的身体不复活,他们的一切工作都是枉然的。哥林多有些人相信有一个即将到来的国度,但却不相信复活(第 12 节)。认为一个信徒在今生做出了牺牲,他相信自己会因为这些牺牲而得到奖赏,他就是上当了。如果没有复活,我们的好行为、为主受苦和牺牲都是愚蠢的。只有身体复活了,信徒才能因为用这身体所做的事而得到奖赏。 这就像两个人继承了十万美元。一个人很快就把钱花光了,随心所欲地享乐。而另一个人则把钱投资在养老上。如果投资的钱丢失或被盗,第二个人还不如在最好的时机把钱花掉。 许多基督徒不相信奖赏。如果是这样的话,顺服的信徒就是个笨蛋。他应该吃喝玩乐,投资于一个没有回报的世界,这是愚蠢的。看看一个想取悦主的信徒。如果没有身体的复活,他就会被人嘲笑。我们可能会说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但值得庆幸的是,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怎么知道堕落天使没有得救呢?

在我的主日学课后,我和汤姆聊天。我提醒他,路西法和与他一起堕落的天使都没有救恩。下一堂课的有些人听到了我们的谈话,就问我能不能指出一节经文是这么说的。 之前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非常棒的问题。 当时,我说我认为这是从不同的经文中推论出来的。但我没有提到任何的经文。 我又仔细想了想,得到了一些经文的支持。 《马太福音》25:41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诅咒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ʼ”(斜体部分由作者标明)。没有给出任何例外。主并没有说,永火是为魔鬼和他的大部分/部分天使预备的。他没有说这是为魔鬼和他的那些不信耶稣得永生的天使准备的。 请注意,永火–火湖(《启示录》 20:15)–不是为不信的人预备的。它是为路西法和参与他叛乱的天使准备的。不信的人将和他们一起被扔在那里。但它并不是为人设计的。 《启示录》12:4 “他的尾巴(龙的尾巴=路西法,见第 9 节)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天使,见第 9 节),把它们摔在地上。”当路西法背叛反对上帝的时候,三分之一的天使加入了他的行列。他们都被摔在了地上。也就是说,他们从上帝的面前被赶出了(尽管《约伯记》 1-2 显示路西法在他堕落之后,至少偶尔还被允许接近上帝)。可对比《以赛亚书》14:12-15。 《启示录》12:9。“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圣经》中没有任何地方暗示与路西法一起被赶出去的天使可以得救。 《马太福音》8:29“他们喊着说:ʻ上帝的儿子,你为什么干扰我们?时候还没有到,你就上这里来叫我们受苦吗?ʼ”(斜体部分由作者标明)。魔鬼知道千禧年之后,他们将永远受苦。他们并不要求有什么出路。他们知道自己没有出路。 《犹大书》第 6 章。“至于那些不守本位、离开自己住处的天使,主用锁链把他们永远拘留在黑暗里,等候大日子的审判。” 一些堕落天使已经在受苦了。《马太福音》8 :29中的魔鬼们知道这一点,他们害怕自己会和堕落天使一起被打入深渊。《马太福音》8:29 的时间就是《犹大书》第 6 章中的大日子的审判。 《约翰福音》1:29“ 第二天,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ʻ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的罪的!ʼ” 世人(界)(kosmos)这个词指的是古往今来的所有人类。它不是指堕落的天使。基督只为亚当和夏娃的后裔而死(《创》 3:15)。祂不是为天使而死。 《约翰福音》 3:16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一切(whoever)这个词指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员。上帝为世人而赐下祂的儿子,而不是为堕落的天使。 如果基督没有为堕落天使而死,他们怎么会得救呢?答案是他们不能。 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上帝在人类堕落后为他们提供了得救的途径,而没有为堕落的天使提供同样的途径。 我认为天使没有机会得到救恩,因为他们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们与上帝同在。而且他们很可能比任何人类都要聪明得多。三分之二的天使没有犯罪这一事实表明,反叛者的所作所为是不合理的。 上帝为人类提供了一条救赎之路,因为祂的计划是让主耶稣基督永远与人类生活在一起(《创》 3:8;《启》21-22)。祂不允许这个计划遭到挫败。三分之一的天使堕落并没有阻碍上帝对天使或人类的计划。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

信主的配偶怎样才能使未信主的配偶成圣?

来自匈牙利的 “聚焦恩典”电台的听众 K. E. 提出了一个很棒的问题: 《哥林多前书》 7:14 说:“ʻ因为不信的丈夫会因着妻子成了圣洁;不信的妻子也会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了,但现在他们是圣洁的。ʼ这里不信的人怎么能成圣呢?这里的 “成圣”到底是什么意思?“圣洁的儿女 ”又是什么意思?我有一个不信主的丈夫,我真的很想了解这部分的内容“。 《哥林多前书》的这一章是关于婚姻、离婚和配偶死后再婚的。第 14 节之前的两节经文是关于离婚的。如果不信主的妻子愿意维持婚姻,“他就不可与她离婚”。如果不信主的丈夫愿意维持婚姻,“她就不要和他离婚”i。 这里的意思是,他们结婚时都是未信者。然后,夫妻中的一方信了基督。配偶中的一方会被试探而与不信的一方离婚,理由是他们现在没法同负一轭。 西斯尔顿是这样解释这种想法的: 信徒带着真切的关心问保罗:如果我已经抛弃了旧的生活,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那么我与不信、不悔改的配偶的关系以及我的整个家庭氛围难道不会污染和腐蚀我作为属于基督的人的纯洁吗?(《哥林多前书》,第 528 页)。 保罗告诉信主的配偶不要这样想,应尽可能的避免离婚。他给出了信徒与非信徒保持婚姻关系的两个理由:1)配偶;2)孩子。 在《哥林多前书》 7:14 中 “成圣 ”一词的意思是“分别出来”。不信的配偶因有一个信主的配偶而被分别出来。他不同于一个不信的人娶了一个不信的人。他的配偶很可能会引导他信基督:“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v 16). 这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多次提到某人拯救另一个人的地方之一。另见《哥林多前书》 9:22,“无论如何我总要救一些人”。虽然主耶稣做了拯救,但把带领别人相信基督的人称为拯救了他的人,这也并不是不符合《圣经》的。 翻译成“神圣”(hagios)的这个词实际上是动词“圣化”(hagiazhi)的名词形式。如果翻译成 “因为不信的丈夫被妻子分别出来了……你们的儿女……也被分别出来了。”,就更容易理解了。在这方面,匈牙利语与英语相似(如果我没有看错网上的翻译的话)。匈牙利语中 “成圣 ”用的是 “felszentel”。但是匈牙利语中“成圣的”一词来自另一个词根:kenetteljes。 保罗并不是说父母信主的孩子会自动重生。他是说,如果信主的父母留在婚姻中并教导他们基督教信仰,他们就会被分别出来。 彼得也有类似的教导:“你们作妻子的,也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即使有人不遵从道,当他们看见你们贞洁的行为,并存敬畏的心,就可以不声不响地因妻子的行为得胜了。” 在对《哥林多前书》的评论中,戈登-费(Gordon Fee)写到关于《哥林多前书》7章14节,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获得了救赎或成为圣洁。但从保罗的角度来看,只要婚姻维持下去,他们实现救赎的可能性就存在。在这种程度上,他们在信主的配偶身上就“被成圣 ”了(第 300 页)。 K. E. 对她的丈夫和孩子产生了成圣的影响。他们因她而分别为圣。 神的标准是信徒应该与另一个信徒结婚。然而,如果你现在与一个未信的配偶结婚了,请意识到神希望使用你来将福音的光照进你的家庭。   i 在第 15 节中,保罗说,如果不信的人离开,“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开,就由他离开吧!无论是弟兄是姊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 _____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

儿童,烟草及确信

十岁那年,我参加了在肯塔基州举行的一次家庭聚会。有两个非常远的表亲来参加团聚。他们是兄弟,和我差不多大。我从未见过他们,但我们在州立公园玩得很开心。 他们人都很好,但却与众不同。他们嘴里都嚼着一大团烟草,还不停地吐烟草汁。他们的牙齿都很糟糕,有的已经掉了。其他的牙齿已经腐烂,沾满了烟草汁。我见过很多男人嚼烟草,但从未见过像我这么大的孩子这样做。我问他们嚼烟草有多久了。他们说从五岁开始。 我想,今天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会想,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为什么这两个男孩的父母没有因为虐待儿童而被捕?我只能说当时的时代不同。不仅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而且我敢肯定,在那次聚会上没有人向这对父母质问这个问题。 我非常自信知道其中的原因。父母是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很开心。父母很爱他们的孩子。我虽然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但我肯定是来自肯塔基州或田纳西州的某个地方。我想象他们的家就在森林的后面。在那样的环境里,其他孩子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人们有不同的背景。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呢?告诉父母如何教育他们的孩子是不礼貌的。甚至指出父母正在伤害他们的孩子也会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我们所有参加聚会的人都是大家庭的一员,我们应该和睦相处。而且,也许他们的父母以后会明白这一点,并让孩子们改掉他们肮脏而不健康的习惯。 由于当时我只有十岁,我没有在聚会上和大人们聊过这个话题。我忙着和我的表兄弟玩捉迷藏、捉人和其他游戏,包括那两个到处吐烟草汁的表兄弟。我认为,大人们讨论过这些事情,但都只限在他们大人之间。 大人们的做法对吗?他们明知孩子们受到了伤害,却什么也没对那对他们家长说,这样做对吗? 我看到了我的故事与 “得救的确信 “问题之间的相似之处。在教导 “得救的确信 “时,人们给出的理由与很久以前不解决那些男孩健康问题的理由如出一辙。尽管我们知道这是符合《圣经》的教义,但我们还是会遇到不相信它的好人。他们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去教堂。他们的家庭背景中没有人相信永恒的保障。如果告诉他们他们的宗教传统是错误的,那就太无礼了。这会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不舒服。这只会让他们决定避开我们。我们凭什么评判他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和睦相处吗?而且,也许他们以后会明白真相。让他们自己去想吧。 我们自由恩典运动的成员经常被告知这些,说这才应该是我们的态度。但我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考虑。我想,至少本博客的一些读者认为,我们家的成年人应该面对我远房表亲的父母。他们的牙齿健康正在受到破坏。有朝一日,他们的牙齿护理将花费他们一大笔钱。一个人的牙齿影响着整个身体的健康。这些孩子患舌癌、唇癌、下颌癌或胃癌的几率简直是天文数字。这就是烟草对这些男孩的危害。 没有确信甚至比烟草更致命。GES 正确地认为,如果你从未相信过,你就没有永生。但即使我们暂时抛开这一点不谈,想想缺乏确信会给人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果你与教会的人交流五分钟,你很快就会看到缺乏确信给他们的属灵生命带来的灾难性伤害。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害怕死亡。他们因恐惧而瘫痪。他们梦见在地狱中醒来。他们无法出于喜乐事奉主,因为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主的儿女。没有确信,就不可能有属灵的成长和健康。不相信确信,一个人就无法理解神的话语,而只能歪曲它。一本本应带来生命和祝福的书却带来了恐惧。 如果我们能够回到我的家庭聚会,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当面质问父母,他们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了怎样的伤害。我们会指出事情的真相。同样,当我们了解了 “确信 “教义的严重性之后,我们就会毫无疑问地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当我们遇到有人因否认这一教义而伤害他人时,我们需要把他们叫出来,说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