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将主的认可看得比任何其他东西都重要?

“ 你们不知道在运动场上赛跑的,大家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 他们不过是要得会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会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目标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我克制己身,使它完全顺服,免得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而被淘汰了。(字面意思是不被认可)”(《林前》9:24-27)。 马克·吐温说过:“自我认可主要是从他人的认可中获得。”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 “人对同伴认可的渴望是如此强烈……它时刻监视着他,为了主人的利益,始终保持警惕,粉碎任何半途而废、想要脱离群众的愿望。” 我们都在寻求认同。上帝让我们知道,认可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我们最渴望得到的认可是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的认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希望并且得到父母的认可。 当我们结婚后,我们希望并且得到配偶的认可。 作为员工,我们希望得到老板不断的认可。 作为基督徒,我们希望得到主耶稣基督不断的认可。 如果把认可想象成一座金字塔,祂的认可应该位于塔尖。 保罗说,属灵的人有 “基督的心”(《林前》2:16)。拥有祂的心就是以祂的方式思考。这就是拥有基督般的思维。基督之心的核心是寻求祂的认可。保罗强调了基督认可的重要性。 他知道基督认可他。见《林后》13:6。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这种认可,同时他也呼吁其他人努力争取并保留祂的认可。见上文引用的《林前》9:24-27。 在我们的经历中,在信仰中就是目前被认可(《林后》13:5-7)。 除了“认可”或“不认可”(dokimos、adokimos 和 dokimazō)之外,其他表达方式还包括:“好,良善的仆人”(《路》19:17)、“好,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太》25:21、23),以及其他形式的赞美和奖赏(生命树、隐藏的吗哪、新名、祂在父面前承认我们的名等等)。 主耶稣说过,人如果赚得全世界,却失去了上帝的认可,那将是一个可怕的交换(《太》16:26)。 信徒和非信徒都认识到认可的重要性。许多人提到,自我认可是最重要的。 奥利弗·戈尔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说:“只寻求外界掌声的人,他的幸福全在别人的掌声中。” 帕梅拉·安德森(Pamela Anderson)说:“最终,你必须意识到,你是为一位观众而活。我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 但是我们如何获得自我认可呢? 对于基督徒来说,它应该来自一个听众,就是那一位(but with a capital O)。我曾经听过已故的浸信会福音传道者罗恩·邓恩(Ron Dunn)在1957年左右面对5000名“学园传道会”的员工发表演讲时说,他没有把他面前的人视为他的听众。他说:“上帝是我的听众”。他寻求上帝的认可。我被他的话打动了。上帝的认可的确是最重要的。 只有得到上帝的认可,我们才会有强烈的自我认可。 在《提后》4:6-8 中,使徒保罗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了胜利的呐喊,只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赛跑,主的认可就是他的认可。 我们都应该以上帝为主要听众。主耶稣才是我们所渴望的那一位。如果赚得全世界的认可,却失去了祂的认可,那将是非常可悲的。 只要我们在祂话语的光照下前行,并在意识到自己的罪时承认自己的罪,我们就会得到祂的认可。关键在于常在祂里面,让祂的话语常在我们里面。只要我们坚持与祂同行,我们就会一直处于被祂认可的状态。 啊,听到祂说 “好,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岂不美哉?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

为什么警醒祂很快再来对成圣至关重要?

1942 年 3 月 17 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因为菲律宾即将被敌军占领而离开了菲律宾。但他发誓“我一定会回来的。” 两年半后,1944 年 10 月 20 日,麦克阿瑟将军在菲律宾莱特岛发表了著名的 “我回来了 ”的演讲。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令人难忘的演讲之一。 在这 31个月里,菲律宾人民一直在等待他早日归来。他们忍受了重重困难,因为他们知道麦克阿瑟会信守诺言,归来并还他们自由。 比尔·菲斯称耶稣 “警醒祂早日回来 ”的诫命(《太》24:42-44)是“被遗忘的诫命”。他说得没错。 大多数福音派都不会相信被提和基督很快再临。许多人甚至嘲笑耶稣会来拯救我们的想法。他们认为我们不应该期待祂很快再来。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逃避。我们应该要忙于让上帝的旨意越来越多地行在地上。 主耶稣说:“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哪一天来到。你们要知道,一家的主人若知道晚上什么时候有贼来,就必警醒,不让贼挖穿房屋。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在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太》24:42-44)。 请注意,重复提到的“来 ”一词在希腊语中是 “parousia(基督再临)”的意思。 还要注意的是,祂两次要求我们“要警醒”,直到祂再来。 主说的是“被提”,这可能发生在任何时代的任何世纪,也可能发生在今天的任何时候。 主不仅命令我们保持警醒,而且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对我们的成圣至关重要。在呼吁我们要警醒之后,祂紧接着讲了三个比喻:《忠心和不忠心的仆人》(《太》24:45-51)、《十个童女》(《太》25:1-13)和《按才干接受托付》(《太》25:14-30)。这三个比喻都涉及与基督一同统治和其他永恒的奖赏。 警醒等候祂早日再来对成圣至关重要,因为责任感是圣洁生活的关键。 使徒们也说过,警醒基督早日再来对成圣至关重要。保罗在《帖前》5:6,10 中也用了同样的词 “警醒”,指基督很快再来。在《提后》4:8 中,他把警醒与永恒的奖赏联系在一起: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只有警醒祂降临的人,才会爱祂的显现。 彼得在《彼前》4:7 中也用了同样的词 “警醒 ”来形容基督的再来: “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要警醒祷告。”我们的祷告应该是警醒的祷告。 在《彼后》3:10-12 中,彼得提到主的日子要像贼在夜里来到——与主在《太》24 章中使用的形象相同。 约翰第一封书信的主题经文《约一》2:28 强调了需要警醒基督的再来:“孩子们哪,你们要住在基督里面。这样,他若显现,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当他来临的时候,在他面前不至于惭愧。” 警醒基督很快再来是成圣的关键。 在耶稣革命时期(Jesus Revolution),我开始相信基督,并获得了不可挽回的救赎。相信被提和基督很快再来是耶稣革命的关键部分。当时的一句俗语是:“一切都会燃烧”。我们知道,地上的财富转瞬即逝。 斯蒂芬·麦克维尔特的歌曲《来吧,耶稣降临》(Come Jesus Come)表达了警醒祂很快再来的重要性: 来吧,耶稣降临 我们已等待已久 等待那天你回来治愈每一个伤害 纠正每一个错误 我们现在就需要你 […]

盯紧奖赏(《马太福音》6:22-23)

在英语中,我们有这样一个习语:“盯紧球(Keep your eye on the ball)”。作为母语者,我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球”是最重要的。这个习语告诫我们不要分散主要目标。例如,如果一位政治家正在竞选公职,他的工作人员会提醒他盯紧球。目标就是当选。竞选中可能会发生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不要纠结于那些不会影响赢得竞选的事情。 在《马太福音》6:22-23 中,主使用了一个基本意思相同的短语。祂说,眼睛是 “身体的灯”。我认为,如果我们说基督是在谈论我们的眼睛所关注的东西,我们就会明白祂在这里教导的要点。我们的眼睛能照亮什么?祂说我们的眼睛可以是 “好的”,也可以是 “坏的”。我们可以关注好的,也可以关注坏的。 用我们的英语习语来说,主是说我们的眼睛应该盯着的球,是祂称之为 “好 ”的东西。但什么是 “好 ”呢? 我想在福音派的世界中大多数人都会说是 “上天堂”。这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不应该让任何事情分散我们对这个目标的注意力。 这当然是不对的。信徒已经知道他将进入神的国度。没有必要把它作为我们的目标。 更符合《圣经》的是,有些人认识到,主在告诉门徒们要为即将到来的世界而活。他们不应该为这个世界的事忧虑,因为这个世界的事已经过去了。这显然是上下文的意思。在前面的经文中,耶稣告诉我们不要在地上积攒财宝(第 19-21 节)。在接下来的经文中,祂告诉我们不要爱现在的世界(第 24 节)。换句话说,耶稣说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即将到来的世界。这才是我们应该盯着的“球”。 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我认为其本质上太笼统了。主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个世界是暂时的,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永恒的国度里。我相信主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好 “球”。那就是奖赏。 这些经文出自《登山宝训》(《太》5:1-7;27)。讲道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不是主要目的的话)是教导信徒关于即将到来的国度中的奖赏。讲道以这一思想开始(5:3-12)。讲道以同样的主题结束(7:24-27)。讲道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描述当主降临时会得到极大奖赏的那种生活。 主希望也必将奖赏那些忠心顺服祂的信徒。他们将在祂的国度里大有作为。这是主希望我们盯着的目标。 可悲的事实是,包括信徒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拒绝接受这一点。他们说,我们应该忠于主,只是因为我们爱祂。这应该就是我们所需的全部动力。而为奖赏而活被认为是自私的。天国里不会有奖赏。 大多数人会补充说,即使天国里会有奖赏,这也不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然而,在《登山宝训》中,主却强调了这些奖赏。祂告诉门徒要积攒财宝在天上(第 20 节)。他们不要把财宝积攒在地上(第 19 节)。他们应该着眼于为即将到来的世界积攒多少财宝。这才是他们应该关注的(第22-23节)。 如果你是一个不相信在即将到来的国度中会有奖赏的人,那么你的目光就会离开球。我们都希望听到主说我们是祂忠实的仆人。所有的信徒都将与基督同住。我们也应该希望与祂一同掌权。 祂说——如果我可以换句话来说的话:“你们要在我的国里积攒财宝!寻求从我而来的奖赏。”祂在许多地方都这样教导。在《太》6:22-23,祂近乎说明了信徒如何才能“盯住球!”

王的内阁(《但以理书》12:12)

在美国,我们即将迎来总统大选。选举将于 11 月举行。但总统要到一月份才会就职。从他或她被宣布为总统到新政府生效,大约有七十五天的时间。 在这七十五天里会发生什么呢?其中一件大事就是新总统组建他或她的内阁。在未来四年里,总统将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需要很多人来帮助和治理国家。这些人将在美国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作为大使及其领事成员)担任众多要职。显然,能够被选中担任这一职务将是一种殊荣和奖励。当选总统必须做出许多的决定。总统的助手及其各自的职责将正式确定。他们将有很多工作要做,为他们在政府中的角色做准备。能在短短七十五天内完成这一切,实在是个奇迹。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 “总统 ”当祂开始执政时,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当基督在大灾难结束时再来,祂将建立祂永恒的国度。不会再有任何选举! 大灾难的第二部分——在此期间,罪人将带领最后的也是最可怕的反叛,反对上帝和祂的子民——将持续1260天(《启》12:6)。先知但以理在他所写的全书中讨论了这段时间。在书的结尾,他补充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信息。他写道:“那等候,直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有福了。(《但》12:12)”。 主将在大灾难结束的第1260天回来。但是《但以理书》说,在七十五天之后,即第 1335 天,祂的子民将得到祝福。在这七十五天里会发生什么呢? 《但以理书》没有说。但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些祝福是指基督对祂所创造之物的统治。《圣经》中所有的内容都期待着祂的统治。当统治开始时,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一天! 我来告诉你我认为在这七十五天里会发生什么。主将在第 1260 天回来,这一天标志着大灾难的结束。但在祂的统治开始之前,有些事情必须发生。会有审判。在两次不同的审判中,祂将审判外邦人和大灾难结束时还活着的犹太人。《旧约》的信徒将在此时复活并接受审判。教会可能会在主再来后的基督审判台上接受审判。 每个时代的信徒都会在这些审判中得到奖赏。《但以理书》第 12 章(第 3、13 节)提到了奖赏。到那时,每个信徒都会知道他或她在主的国度里将扮演什么角色。 在我看来,这就像美国当选总统宣布谁将在即将到来的政府中履行职责一样。在《但以理书》提到的七十五天里,基督将宣布在祂的统治中担任领导职务和责任的人。在祂的国度真正开始之前,各个年龄段的信徒都将在祂的国度中获得职位。 我相信在这七十五天里还会发生其他事情。但对于那些将在祂的国度里与基督一同掌权的信徒来说,我不得不认为,即使是无论期盼在任何职位上服侍主和他人,这都将是难以想象的美妙。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现代总统的内阁中担任一个角色,这一定是非常令人兴奋的。这样的人会满怀热切的期望。在主再来之后的日子里,我猜想基督未来的伙伴们也会兴奋得晕头转向,因为他们期待着自己作为主内阁的尊贵成员将永远从事的工作。

你知道耶稣基督是耶和华的使者吗?

大约二十年前,在福音神学院的年会上,我听到了一位演讲者介绍关于耶和华的使者(使者-耶和华Malak Yahweh)的信息。演讲者认为,《圣经》表明,耶和华的使者绝不是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 演讲结束后,我问在场的阿诺德·弗罗肯鲍姆(Arnold Fructenbaum)博士对演讲有何感想。他说:“我知道我的弥赛亚曾多次作为耶和华的使者出现在信徒面前。”我表示同意他的观点。 我们知道,“耶和华的使者 ”通常指的是肉身的上帝,因为经文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因为《圣经》也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人见过父神(《约》1:18),所以在这些情况下,“耶和华的使者”一定是神子。在旧约中,有几个这样见面的例子。 耶和华的使者与基甸见面后,基甸就说:“哎呀,主耶和华啊!因为我真的面对面看见了耶和华的使者。”(《士》6:22)。主告诉基甸不要害怕,因为 “你不会死”,因为你见过主(《士》6:23)。 在怀上参孙之前,耶和华的使者曾与玛挪亚和他的妻子会面。之后,玛挪亚对他的妻子说:“我们一定会死,因为我们看见了上帝!”(《士》13:22)。 摩西在燃烧的荆棘中见到了耶和华的使者(《出》3:2)。然后我们读到:“上帝从荆棘里呼叫他说:ʻ摩西,摩西!ʼ”(《出》3:4)。耶和华的使者就是指上帝。摩西被要求脱下脚上的鞋,“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地”(《出》3:5)。 耶和华的使者与以实玛利的母亲夏甲面对面(《创》16:7-11)。摩西记录说:“她就称那对她说话的耶和华为ʻ你是看见的上帝ʼ;因为她说:ʻ他看见了我之后,我还能在这里看见他吗?ʼ”(《创》16:13)。她知道自己见到了耶和华上帝。 亚伯拉罕也见过耶和华的使者。当他准备在摩利亚山上取以撒的性命时,使者说:“不可在这孩子身上下手,一点也不可伤害他!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人了。”(《创》22:12)。耶和华的使者自称是上帝。 艾塞伦(Eiselen)在对《撒迦利亚书》12:8 的注释中写道: 任何天使都可以被称为 “耶和华的使者”(《王上》19:7;《撒下》24:16),但在《旧约》中,这个短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创》31:11-13;《出》23:20、21 等)。这节经文(《撒下》12:8)就属于后一类。在这些经文中,“耶和华的使者”是指“不是被造的天使;他就是耶和华自己”,在人之外显现自己,即在人以外的事件中显现自己,正如在《旧约》中 “耶和华的灵 ”是耶和华在人里面显现自己一样(《小先知书》,第九卷,第 610-11 页)。 “耶和华的使者”这一说法在《新约》中只出现过一次。一位天使与约瑟会面,告诉他不要与马利亚离婚,因为她从圣灵怀了孕,这与《赛》7:14 的预言一致(《太》1:20-25)。然而,由于该天使第一次被称为 “主的使者”(《太》1:20),在《太》1:24 中的定冠词仅指与约瑟会面的特定天使。i Gotquestions.org(见此处 here)说: 耶和华的使者的显现有可能是耶稣道成肉身之前的证明。耶稣宣称祂自己在 “亚伯拉罕之前 ”就已经存在(《约》8:58),因此祂在这个世界上活跃和出现是合乎逻辑的。无论如何,无论耶和华的使者是基督道成肉身之前的显现(基督的显现)还是父神的显现(上帝的显现),“耶和华的使者 ”都很有可能通常指的是上帝肉身的显现。ii 我同意弗罗肯鲍姆博士的观点。弥赛亚在祂道成肉身之前曾多次向信徒显现,这让我深受鼓舞。祂的显现表明了祂对我们的爱。 继续关注恩典。   i 当时马利亚已经怀孕,所以这不是道成肉身前的显现。如果使者是耶和华的天使,那就意味着看似不可能的事: 耶稣以祂的肉身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 ii 如前所述,《约》1:18 说没有人见过父神。这意味着所有的上帝的显现都是基督的显现。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

主为什么拣选12门徒?(《路》6:12-15)

在《路》6:12-15 中,主拣选了十二个人作为祂的门徒。乍一看,这些经文似乎是随意放在书中的。事实上,它们似乎格格不入。主一直在奇妙地医治患有不同疾病的人,并与反对祂的宗教领袖进行互动(5:12-6:11)。在选出十二门徒之后,祂将医治更多人(6:17-19)。路加似乎打断了这些叙述,向我们提供了十二门徒的名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此外,主为什么要指定十二个人作祂的门徒呢?通过祂的教导和能力,祂表明了祂有能力做天父差祂来做的事。祂不需要他们的帮助。事实上,当我们阅读其余的福音书时,我们会发现这些人并不是抽屉里最锋利的刀。 我对汽车一无所知。如果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位机械大师,而一辆汽车需要修理,那么他叫我来 “帮忙 ”修车就毫无意义了。他不需要我。主在这里似乎就是这样做的。 然而,当我们从更大的背景来看,我们就会明白主为什么要呼召这十二个人,为什么要在祂的事奉中,祂在这个时刻这样做。在祂与宗教领袖的最后一次互动之后,紧接着在祂拣选这十二个人之前,领袖们 “怒气填胸”,讨论如何处置主(第 11 节)。马可补充说,他们想杀了祂(马可福音 3:6)。 这些领袖将带领全国拒绝并杀害基督。当然,主知道这一点。祂知道,当祂离开时,祂需要门徒来继续祂的工作。甚至在主死之前,这些人就会被派往以色列国宣布基督已经降临(《路》9:1-6)。 换句话说,这些人将做主的工作。他们将成为祂的手、脚和嘴。即使主与他们同在,祂也不可能在以色列的每一个地方传讲天国即将来临的好消息。因此,祂将这一信息的传递增加了十二倍。当祂复活后升天归父,肉身不再在世上时,这些人将把祂的信息带到地极。 这十二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一群人。今天,没有人属于他们所属的群体。他们对以色列国有独特的信息和事工。他们将坐在特定的宝座上,在来世审判以色列。他们的工作成为了教会的根基(《太》19:28;《弗》2:20)。今天没有使徒了! 但我们在其他方面与他们相似。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可以成为基督的门徒。我们可以继续祂的工作,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和地区侍奉祂。我们有祂的话语,只要有机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宣讲祂的话语。我们可以告诉他人永生的礼物,只要单单相信基督,就永远不会失去永生。我们可以用祂赐给我们作为信徒属灵的恩赐服侍祂的肢体。当我们做这些事时,我们就是祂的手、脚和声音。 十二使徒被拣选,在一个充满敌意、拒绝上帝的世界中继续主的工作。作为信徒,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他们享有特权。我们也有。

我们如何知道亚伯拉罕因着耶稣基督的救恩而信祂?

“亚伯兰信耶和华(主LORD),耶和华就以此算他为义。”(创 15:6)。 圣经中最重要的一百个词是什么?i 在我的列表中,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第一个词是亚伯拉罕。在主日学讲授亚伯拉罕时,我给出了六个证据,证明亚伯拉罕相信耶稣基督的救恩。这些证明不需要希腊语或希伯来语知识,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它们。 证据一:保罗说亚伯拉罕因信耶稣而称义。在《罗马书》4:1-5 和《加拉太书》3:6-1中,保罗都引用了《创世纪》15:6 来证明,因信基督称义,与行为无关,这是真实的。如果亚伯拉罕只是普通地相信上帝的存在,甚至相信上帝是他的救主,那么他就不能成为因信耶稣基督称义的榜样! 证据二:雅各断言亚伯拉罕因信耶稣称义。主的同母异父的兄弟也引用了《创》15:6 来证明亚伯拉罕因信主耶稣基督而称义:“这正应验ii了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了上帝,这就算他为义”;他又得称为上帝的朋友。“(《雅》2:23)。 证据三:耶稣肯定了亚伯拉罕信祂是为了他永恒的命运。主刚刚带领了一小群犹太人信祂(《约翰福音》8:30-32)。然后,更多的人开始与祂争论并嘲笑祂,最后他们拿起石头要杀死祂(《约翰福音》8:33-59)。他们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后裔(《约翰福音》8:33)。他们说:“亚伯拉罕是我们的父”(《约翰福音》8:39)。主耶稣反驳说,亚伯拉罕信了祂: “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看见我的日子,就欢喜快乐。当主说 “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 ”时,祂的语气中很可能带着讽刺。如果亚伯拉罕是他们属灵的父亲,他们看到耶稣的日子就会欢喜。 “我的日子”指的是耶稣再次降临,建立祂在地上的国度。当我们祷告 “愿你的国降临 ”时,我们也在为看到耶稣的日子而欢欣鼓舞。 证据之四:《希伯来书》的作者指出,亚伯拉罕相信耶稣是他永恒的归宿。《希伯来书》第 11 章是 “希伯来名人堂”。关于亚伯拉罕,作者写道:“ 因着信,他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乡,居住在帐棚里,与蒙同一个应许的以撒和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着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设计和建造的。”(《希伯来书》11:9-10)。亚伯拉罕为了自己永恒的命运而相信弥赛亚,包括与祂一起生活在新耶路撒冷iii。 证据 5:亚伯拉罕多次与耶稣基督面对面。亚伯拉罕每次与上帝见面,他都是与道成肉身之前的主耶稣基督见面。亚伯拉罕在《创》12:1-3 中与耶稣基督交谈,当时他得到了因信弥赛亚而称义的应许(参见《加》3:8)。亚伯拉罕在《创》15:1-6 中再次与祂交谈,当时祂应许弥赛亚将从他和撒拉而出。主耶稣在《创世纪》17 章与亚伯拉罕会面,祂给了他割礼的记号,并再次应许他和撒拉会有一个儿子。在摧毁所多玛和蛾摩拉之前,主耶稣曾与亚伯拉罕会面,甚至同吃(《创世纪》18 章)。以撒出生后,主耶稣与亚伯拉罕会面(《创》21:12-13)。当以撒十岁左右时(长大到可以扛柴献祭),主耶稣会见了亚伯拉罕,命令他把儿子 “当作燔祭 ”献上(《创》22:2)。亚伯拉罕顺从了,主耶稣在他 “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之前止住了他的手。(《创》22:10-11) 证据六:亚伯拉罕死后,与阴间中的财主分享了他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路加福音》16:19-31 几乎可以肯定这不是一个比喻,因为其中提到了亚伯拉罕和拉撒路。任何比喻都不包括专有名词。主讲述了亚伯拉罕与财主的互动,财主认为悔改是避免在阴间受苦的方法。亚伯拉罕纠正了他。通往天堂的道路就是相信耶稣基督,也就是摩西和众先知所记载的那一位iv(《路加福音》16:31)v。 亚伯拉罕被称为神的朋友(《雅》2:23),因为他是神子主耶稣基督的朋友。 我们没见过耶稣。亚伯拉罕见过。很多次。他相信祂会带来永生。 持续关注恩典。 __________ i. 当然,经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值得仔细关注。但有些词却具有特别的意义。 ii. 霍奇斯评论说:”亚伯拉罕的行为使这段古老的经文充满了意义,可以说,它表明了《创》15:6 中的信心可以发展到何种程度,并为一种顺服的生活奠定了基础。亚伯拉罕称义的信心起初虽然简单而不复杂,但却具有潜在的影响,只有他建立在信心之上的行为才能揭示这种影响”(《雅各书》,第 69 页)。 iii. 《希伯来书》12:1-2 将《旧约》得胜者的信心与对基督的信心联系起来。祂不仅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祂也是他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 iv. 亚伯拉罕在摩西和先知们写作之前就死了。当他在天堂时,他了解了他们所写的内容,并运用了这些知识。 v. 主耶稣也说过摩西和先知为祂作过见证(《路》24:27,44;《约》5:39,46)。

约伯的救赎

在旧约中关于复活的一段重要段落中,约伯宣称: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后他必站在尘土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像陌生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耗尽了!《伯》19:25-27) 这些经文以及其他经文(《但》12:1-2;《赛》26:19;《何》13:14;《诗》16:9-11)经常被用来证明,《旧约》的圣徒不仅相信弥赛亚的来临,而且相信通过祂他们将永远活着。约伯明白,他的救赎主即将来临,有一天,他将在他的肉身中见到祂。 鲍勃·布莱恩特(Bob Bryant)在 2003 年春季的《JOTGES》上撰写了一篇文章(见此处),题为“在耶稣来临之前,人们是如何得救的?”在文章中,布莱恩特评论了这些经文: 在耶稣降临前两千年,约伯就知道他的救赎主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为他的罪付出代价。约伯确信,因着他的救赎主,他死后将与上帝一同活着(第 64 页)。 这是一段优美的经文,道出了贯穿于《旧约》和《新约》的一致信息——在基督里的永生。然而,这些经文不仅仅是救赎的应用。 在第 18 章中,约伯又受到了他的一个朋友的攻击,这次是比勒达(参看18:1)。在第 19 章中,约伯提到比勒达十次羞辱他,用错误的攻击折磨他的灵魂,在精神上辱骂他(第 2-3 节)。约伯说他与熟人疏远,亲戚离弃他,密友忘记他(第 13-14 节)。就连他的仆人也把他当作贱民。由于他所经历的苦难,他完全被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列入了黑名单。甚至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觉得他令人厌恶(第 17-18 节)。因此,约伯不仅失去了土地、财富、儿女和健康,他的名声也因为与苦难有关的耻辱而毁于一旦。他身体上的痛苦是上下文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第 20 节中,他说他的骨头紧贴着皮肤。约伯处于彻底的毁灭和痛苦之中。 第 25-27 节表明约伯清楚地知道他将永远活着。但我想说的是,他期待的不仅仅是永生。他还知道,他的救赎主有一天会救赎他的肉身,为他的生命辩护。简而言之,在这个绝望的时刻,约伯并没有特别期待永生。相反,他对即将到来的辩护抱有希望 救赎主一词是希伯来文 gō’ali。它的意思是 “救赎者,复仇者,或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尼尔森研读本圣经》做了这样有趣的注释: 约伯表达了他对活着的救赎主的信心,在这种合理的语境中,救赎主可以翻译为 “辩护者 ”或 “家庭权利的保护者(见《诗》119:154;又见《得》4:1)”。 这些对基督的描述非常符合这段经文的上下文。当约伯想到所有离弃他的人时,他仰望这位即将到来的复仇者、辩护者和保护者。主不仅是永生的赐予者,祂还是我们的救赎主! 在《诗篇》72:12-14 中,我们看到了类似的概念。所罗门谈到了主即将到来的国度,并描 述了那些受苦受难的人未来将得到的救赎,他说: 贫穷人呼求,他要搭救, 无人帮助的困苦人,他也搭救。 他要怜悯贫寒和贫穷的人, 拯救贫穷人的性命。 他要救赎他们脱离欺压和残暴, 他们的血在他眼中看为宝贵。(斜体部分由作者标明)。 这段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贫穷人的救恩(第 13 节)并不是指从火湖中得到永恒的救恩。而是指他们即将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其次,拯救他们的性命是指救赎他们的生命。诗人在第 14 节解释了这一点,描述了从欺压和残暴中的解救。主通过人们的相信酒赐下祂的永生。然而,贫穷人和困苦人也将得到救赎。尽管世人如此对待贫穷人,但受苦的信徒对主来说是宝贵的(第 14 节),祂会在祂的国度里赐福给他们(《太》5:3-12)。祂会为他们复仇,为他们的生命辩护。 有了这种对救赎的理解,约伯的话远比仅仅知道他得救了,将来会在即将到来的国度里会更有意义。相反,约伯说到将来有一天,当他的生命从苦难和欺压中得到救赎。还应当指出,这里强调的是未来的解救。永生是信徒现在所拥有的(《约》5:24)。约伯已经有了这样的生命,因为他对即将到来的弥赛亚有信心。然而,在第19章中,约伯期待着他的身体将来得到救赎,并在上帝和人类面前证明他的生命是正确的。约伯指望他的救赎主彻底拯救他的名誉和身体。即使是被苦难和嘲笑所玷污的生命也会复活,走向荣耀。正是这种全面的救赎是他内心所渴望的,也是他满怀希望地期待着的。

你需要 “全心全意 ”相信耶稣才能得救吗?

二人正沿路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有什么能阻止我受洗呢?” 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我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使徒行传》8:36-37)。 今天,我读了一本小册子,其中它引用了《使徒行传》8:37 作为论据。在引用了这段话之后,作者写道:“救恩是全心全意的运动。这是一件充满激情的事。它不是三心二意的 ”i。 学过至少两年新约希腊文的人都知道,大多数手稿中都没有《使徒行传》8:37的内容。关键的文本和多数的文本都省略了这一段。只有少数希腊文手稿和一些译本(拉丁文、科普特文(Coptic)、格鲁吉亚文、斯拉夫文和埃塞俄比亚文)包含这一段。参见 CARM 的文章中分析的证据。公认文本(Textus Receptus)是首个希腊语新约。丹·华莱士(Dr. Dan Wallace)博士对公认文本的两分钟讨论,请参见此处(https://zondervanacademic.com/blog/textus-receptus)。伊拉斯谟使用了三到五个希腊文手稿,其中一些包含了《使徒行传》8:37。由于 (KJV)英王钦定本和新版英王钦经本(NKJV) 是基于 公认文本而不是多数文本(Majority text)或批判文本(Critical Text),因此它们包含了《使徒行传》8:37,但大多数英文译本都不包含。 多数文本(Majority text)的所有版本中都没有《使徒行传》8:37。 在引用了除《使徒行传》8:37 以外的所有内容后,F. F. Bruce 写道: 这是原文的记载。但在很早的时候(可能是在第二世纪),一位编辑认为这还不够。腓利肯定已经确信埃塞俄比亚人的信仰是真实的。(毫无疑问,腓利感到很满意的,但有些人却不愿让事情仅仅停留在猜测的层面上)。于是,腓利又加了几句话,试探这个人的信心….. (《使徒行传》,第 178 页)。 对照研究显示,整本《圣经》中唯一提到全心全意相信的经文是《使徒行传》8:37ii,而这节经文并非圣经iii。 “相信“一词在《约翰福音》中出现了 100 次,这是《圣经》中唯一一本传福音的书(《约翰福音》20:31)。主或使徒约翰没有一次对它加以修饰。他们从未说过全心全意的信心、真正的信心、真诚的信心,或是今天的传道人经常使用许多的修饰词。 许多人不相信除行为之外的唯独因信称义。但他们来自一个个口口声声说要这样做的传统。因此,他们对“信”的含义进行了修饰。因此,他们才会说以下这些都是永生的条件:转离罪恶、降服、委身、顺服和坚定不移。如果信心就是所有的这些事情,那么,除了行为之外,唯独因信称义就是因悔改、降服、委身、顺服和坚定不移的称义。 很难相信称义,只靠信心,不靠行为。对我来说确实如此,因为我成长在一个无罪完美的圣洁团体。对于今天大多数在福音派教会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也是同样困难。这与人们对正义的普遍看法不符。上帝怎么会无条件地赐予永生呢?一个人当然必须过敬虔的生活才能进入祂的国度。如果《圣经》的教导与我们理解的不同,那么《圣经》就必须符合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理解。 不,你不需要全心全意地相信耶稣才能获得永生。没有任何经文是这么说的。信心没有程度之分。要么你相信,要么你不信。加上 “全心全意 ”这样的修饰语会让人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信心是否足够。 你全心全意地相信2+2=4吗?这意味着什么?你全心全意地相信耶稣生于伯利恒吗?祂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祂从死里复活了?没有人会问你是否全心全意地相信这些事情。 你要么相信,要么不相信。不要无谓地把永生的应许复杂化。主和祂的使徒们没有这样做。Sola fide,只凭信。 关注恩典。   i 大卫·W·克劳德,《救恩有区别吗(暂译Does Salvation Make a Difference?)》第19页,这本小册子主张主权救恩观。 ii 有两节经文提到 “在你的心里”相信(《罗》10:9)和 “心里”相信(《罗》10:10)。还有一节经文提到 “心里相信得迟钝”(《路》24:25),不过这节经文是针对迟疑不信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信徒说的。心里信或用心信是指内心相信(与用口承认不同,这是外在的)。心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心,而是指信仰发生的内在自我。在《新约》中,“心 ”和 “意念 ”可以互换使用(如《来》8:10;10:16;《雅》4:8)。 […]

两兄弟的故事

《创世记》第 37 章和第 38 章表明,犹大是一个属肉体的信徒。他差点害死自己的兄弟约瑟。他同意把约瑟卖为奴隶。他娶了迦南女子为妻。他的两个年长的儿子是恶魔,上帝杀了他们。他拒绝把儿媳他玛嫁给小儿子。犹大的妻子死了。一个又一个悲剧因他的肉欲而发生。 然后,犹大在为妻子哀悼了一段时间后,以为自己找了一个妓女,便与他玛发生了关系。只有当他发现自己才是有罪的一方时,他才做了正确的事。他承认了自己的罪,并承认她比他更义。 然而,尽管他心怀肉欲,上帝还是选择祝福他。他是被选中成为弥赛亚支系的兄弟: 圭必不离开犹大, 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 直等细罗来到 万民都必归顺。(创49:10) 以色列的三个年长的儿子因为道德上的重大缺失而被排除在这一祝福之外(创 49:3-7)。以色列对犹大说:“你是你弟兄们所要称赞的”(创 49:8a)。虽然犹大还是一个道德败坏的婴孩信徒,但他承认自己的罪,承认他玛的义,这表明他并没有悖逆上帝。相反,犹大的信仰还不成熟。关于其他婴孩信徒的例子,请参阅林前 3:1-3 和该信的其余部分。 《创世纪》37 至 50 章讲述的是约瑟的故事。那么,摩西为什么要插入关于犹大的一章呢?首先,它有助于解释犹大支派如何被选为弥赛亚的后裔。其次,犹大的故事与约瑟早年在埃及的故事形成了绝妙的对比。 约瑟曾两次梦见上帝,告诉他自己将成为一家之主。然而,他却发现自己成了波提乏家里的奴隶。上帝赐福约瑟,让他成为波提乏家的管理者,这部分表明了梦境的真实性。上帝利用灾难来预备约瑟将来的统治–就像祂今天对我们所做的一样。正如拉德马赫(Radmacher)博士喜欢说的:“今生是统治时间的训练时间”。 犹大寻求与他认为是妓女的人发生关系,而约瑟则受到波提乏妻子的引诱。不止一次,她日复一日地试图引诱他。与他的兄弟不同,约瑟没有屈服于肉欲。他逃避了青春期的情欲(提摩太后书 2:22)。他的回报是什么?他被关进了地牢! 约瑟在沦为奴隶和地牢囚犯时,是否对上帝关于未来统治者的应许失去了信心?《创世记》 39 章并没有暗示这一点。在狱中,上帝再次赐福于他,他站起来治理监狱。 我们都会面临考验:癌症、通货膨胀、失业、亲人离世、与家人和朋友发生冲突。我们可能不会被卖为奴隶,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做的事情而被送进监狱。但我们都会面对困难。 “我们若忍耐,就必与他一同作王”(《提摩太后书》 2:12)。永生是白白得来的礼物,当我们为此相信主耶稣基督时,就能得到永生(《约翰福音》 3:16)。永生的奖赏是靠忠诚赢得的。“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 4:2)。 关注恩典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