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的黑暗:第二部分(可15:33)

十字架上,那黑暗的三个小时是因为神不能见罪?还是因为神当时正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在第一部分中,我认为在十字架脚下的百夫长明智地考虑了基督死时的黑暗,并得出了一些关于耶稣是谁的令人惊讶的好结论。我们也应该问一下这种黑暗的意义。 然而,首先,我想考虑一些关于黑暗意味着什么的流行观点。尽管它们反映了某些《圣经》真理,但我不认为它们能解释为什么在以色列的王死的那天,太阳在正午消失了三个小时。 我相当确信,关于那奇怪的黑暗,你也被告知过同样的事情。就是它描绘了这样一个事实: 天父背弃了他的儿子。耶稣把世人的罪都揽在自己身上,神不能看罪。他不能凝视他的儿子。当他转过身去的时候,天空变黑了。我听过很多布道,说这就是事情发生的原因。 这种观点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耶稣大声呼喊上帝在十字架上抛弃了祂(可15:34)。在那一刻,祂觉得天父已经抛弃了祂,而基督从来没有经历过与天父的分离。我们只知道我们无法理解主所经历的一切。黑暗是神如此深刻的属灵经历的恰当写照。 当然,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在神里面没有罪(约一1:5)。他不能住在罪里。也许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祂的儿子成为我们的罪,祂也会这样回应(林后5:21)。这似乎是合理的。 然而,神确实看罪。他一直在他的子民身上看到罪。能看见罪和有罪是有区别的。上帝可以做第一件事。祂不可能是第二个。 如果不是因为主对父离弃祂的呼求,这个观点很可能不会得到任何的牵引。上下文里没有别的东西能说明这一点。有趣的是,路加在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并没有记录主的这一呼求。相反,基督谈到了祂与天父的亲密(路23:43,46)。我会在下一篇博客中阐述,主的呼喊不是被抛弃的呼喊,而是胜利的呼喊。从这个角度来看,天父背对着十字架上的圣子,导致天空变黑的想法并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另一种普遍的观点是,黑暗把我们带回了《创世纪》第1章。正如在神创造我们现在的世界之前,世界笼罩在黑暗之中,所以在基督里,上帝正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旧约的先知谈到了主降临前的黑暗时期(约珥书2:31)。最后的日子即将来临。基督正在死去,但天国正在破晓。它是新创造之光前的黑暗。 当然,这种教导也是有道理的。在主来建立神的国以前,必有黑暗。大约50天后,彼得讲道这个真理(徒2:20)。几十年后,约翰会说同样的话(启6:12-13)。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天国的降临并不是在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立即发生的。约珥和其他先知所预言的黑暗仍在期待着未来的一天。神的国,就是在黑暗之后马上要来的,还没有到。新的创造物还没有到来。我还想说,在《马可福音》15章中,并没有提到一个新的创造。 虽然《圣经》中的某些真理与这两种对主十字架上黑暗的流行理解有关,但我认为有更好的方式来解释黑暗。它对以色列国家和信徒都有意义。这两种意思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就是审判的主题。

十字架的黑暗:第一部分(可15:33)

到了正午,全地都黑暗了,直到下午三点钟。 Apocalypto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玛雅祭司要在庙里把主人公献祭。百姓认为他们的粮食收成不好是因为神明对他们发怒。就当主人公将要被杀的时候,出现了日食,大地变得黑暗持续了一分钟左右。祭司解释称这是从神明而来的神迹。说明神明不再生气;百姓的粮食也会变得富足。没有必要再献上人祭,主人公的命也就保住了。 在主上十字架的时候,有更引人注目的事情发生。不是日食。大地鬼使神差地黑暗了三个小时:“⁠到了正午,全地都黑暗了,直到下午三点钟。”(可15:33)。黑暗从正午到下午三点。 玛雅祭司在电影里错误地理解了那片刻黑暗的重要性。但是很显然,主在十字架上时,那黑暗是有意义的,但这意义是什么呢? 马可想让我们提这个问题。在十字架脚前,有一位异教徒就是这么做了,马可也称赞了他。虽然这个人不能理解他所看见的全部意义,但这是真的。然而,他确实解释了黑暗,并对他所看到的得出了一些正确的结论。 这个人是罗马的百夫长。他注意到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是如何被控制的。他还明显地注意到,在白天的三个小时里,太阳停止了发光。这导致他宣布,“这人真是神的儿子!”(可15:39) 显然,他不理解三位一体的教义。他是一个信仰多神的人。但是,鉴于他是在犹太宗教领袖以亵渎神罪判处主死刑的时候说这番话的,这个异教徒对十字架上那个人的身份有了洞察,这本是犹太人应该更容易看到的。他对黑暗的解读使他有了这样的领悟。 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罗马的皇帝被罗马士兵称为上帝之子。皇帝是代替众神在地上行事。他给人们提供他们需要的东西。他做了神的工作。当他死后,他将加入万神殿。 作为一名罗马士兵,百夫长同时也是一名异教信徒。他会采纳他所驻扎地区人民的宗教习俗。神明被认为在他们所属的任何地方和人们崇拜他们的地方都有权力。这百夫长当时在犹太,犹太人的神的殿也在他眼前。他会相信这位神在这方面有能力。 就像电影中的玛雅人一样,不寻常的天象可能被视为来自该地区众神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百夫长会将黑暗解读为犹太神对耶稣死后所发生的事很生气。耶稣是无辜的。当他观察耶稣死的方式时,这一点对他来说尤其明显。他所见过的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并没有像耶稣那样死去。 百夫长看出耶稣是作犹太神的工。这位神会喜欢十字架上的这个人,而不是杀死祂的犹太人。正是这个百夫长对十字架上的基督作了最后的陈述。即使他对三位一体的神学知识有限(事实上并不存在),他也做出了一个真实的陈述。他说的比他知道的还要多。这是对这个民族的不信的谴责。十字架上的黑暗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得出了现在的结论。 这鼓励我们看着十字架,问它的意义。马可希望读者这样做。作为基督徒,我们比百夫长更了解基督的身份。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它? 在第二部分中,我想先谈谈我认为看待黑暗的不正确的方式。这是真的,即使它们是共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有一些神学上的真理。最后,我会说明一下《圣经》所说的基督死的那天,地上黑暗了三个小时是什么意思。

当前有关救恩的问题,第一部分:确信是根据相信的程度,而不是完全的确定

介绍 福音派的世界今天在很多问题上有很大分歧,包括救恩的教义。对于一个人必须做什么才能得救,人们有很多困惑。牧师和神学家在神学上的总有不同意见。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他们在一些基本真理上误导了许多人。 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我把我自己的内容限制在救恩方面的五个现今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说的救恩的确信( assurance of salvation)是什么意思。 很多学校和很多的牧师今天都教导符合圣经的救恩的确信是不确定的,反而有不同级别的信心。取决于你的基督徒生活过的有多好,你的信心级别能从10%到99%。 话说回到1991年,当时我与达拉斯神学院的教授Ken有一场辩论,关于得救的信心和确信。在这场辩论过程中,我问他,他是否确信他有永生。他说他99%确信。我接着说使徒们是确信的,因为耶稣保证他们会坐在12个宝座上统治以色列的12个支派(太19:28)。友阿爹,循都基和革利免也同样,因为保罗说他们的名字在生命册上(腓4:3)。为什么他们可以确信,但是我们不能呢?他回答说我们不能确信是因为我们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圣经》里! 因为今天大多数自称的基督徒相信,只有那些坚持信仰和善行的人才能进入天国,他们认为,对得救的保证只是你对你坚持信仰和善行的可能性的最好猜测,直到你死的那一天。 这一观点的问题在于,符合《圣经》的确信是肯定,这确信是从神的应许中找得到的,不是在我们行为上来找(约11:25-27;约一5:9-13)。 在Desiring God网站,一篇题为“帮助人有救恩的确信(Helping People Have the Assurance of Salvation)”的文章中,John Piper博士说这个确信需要“痛苦的自查工作(the painful work of self-examination)”并且这个“确信是一场直到死亡的斗争(assurance is a fight until the day we die)”(见这里)。 加尔文主义者, 大卫·恩格尔斯玛(David Engelsma)认识到Piper 所说的对许多今天还遵守清教徒传统的加尔文主义者是一个问题: 这些清教徒教导说,确信对许多信徒和信徒的子女来说是,而且应该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缺乏确信是正常的;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得救是正常的;与确信的问题作斗争是正常的;正常的情况是,一个人与确信的关系是一种“追求”,一种长期的,甚至是终生的“追求”,并不能保证这个追求会有一个有利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今生找到确信;因此,不参加圣餐的圣事也是正常的(确信的恩赐The Gift of Assurance,第9页)。 加尔文主义者,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 在给你恩典(Grace to You)网站上有一篇信息名为“安歇在救恩的确信之中”,他说确信在《圣经》的客观应许和我们主观行为中可以找到。他说在我们决定是否我们“相信那些可以让我们得救的”(这部分他没有解释)之后,“你问,‘我的生活如何?我的生活会发生转变吗?’因为这是至关重要的,这是至关重要的”(见这里)。 当主问马大,“你信这话吗?”(约11:26b),祂期待的是肯定的答案。马大回答到:“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约11:27)。主没有因她的回答而责备她。实际上,主使这段话成为了《圣经》中唯一一本福音书的一部分。确信是肯定的,因为它完全给予永生的客观应许。它完全不基于自我反省。 告诉别人你有永生,并且这永生永远不会失去。这不是自大。为什么?我们的确信不会基于我们的行为或者基于我们对自己是否会坚持下去的最佳猜测。我们的保证完全建立在道路、真理和生命的主的话语之上!祂的话是肯定的。 自我反省扼杀了确信。仰望耶稣是获得救恩的唯一保证,也就是对你永恒命运的确信。 你信这话吗?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

我们可以赚得神的爱吗?

Doug问了很好的一个问题: 我刚刚在听你2022年8月的播客,讲的是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信。你说到John Niemelä建议启3:19应该以逗号结束,而不是句号:“那撒旦一会的…我要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因你遵守我忍耐的道。” 这里可能暗示了在那里信主的人借着他们的信实赚取了神的爱。这好像与我之前听过很多次的信息相矛盾:“你没法做什么让神更爱你,同样你也没法做什么让神少爱你一些。”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我有可能借着信实来赚的神的爱吗? 这种说法我也听过很多回。 虽然听起来很好,但是不正确。 《圣经》中很多经文说了如果一个相信的人离开义路,他会经历神的忿怒。还有其他的很多经文说了信徒一定要与神相交从而住在祂的爱里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经文。 《犹大书》21章:“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 约一5:3:“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祂了,并且祂的诫命不是难守的。” 《以弗所书》3:19:“并且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 《罗马书》1:18:“原来,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 《出埃及记》32:11:“摩西便恳求耶和华他的神说:‘耶和华啊,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 《以西结书》18:24:“义人若转离义行而作罪孽、照着恶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他岂能存活么,他所行的一切义、都不被记念、他必因所犯的罪所行的恶死亡。” 《歌罗西书》3:5-6:“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有一些经文说到了这个事实,就是神按着信徒的身份来爱他们(比如,罗5:5;帖后3:5;约一3:1)。但有其他的一些经文说到只有当信徒走行走在光里面,他们才会经历到神的爱。 浪子(路15:11-32)在远离父亲的时候学习到了他没法经历父亲的爱。在遥远的他乡,他失去了所有,没人愿意给他什么。他意识到他父亲所雇佣的人都比他的处境要好。虽然当他远在他乡他的父亲仍然爱他,但他没法经历那份爱。 每个人都会收获他所播种的,不论是这辈子还是来世(加6:7-9)。虽然永生是免费的礼物,但在今世或来生,它的丰富度取决于我们是否行在光中。 我估计有些讲员在颂赞神的恩赐方面过多。神不会祝福邪恶,即便是祂的孩子所为,祂也不会祝福。祂只会祝福敬虔。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当亚当夏娃犯罪时,他们失去永生了吗?

Doug发给我这条很有意思的评论,他主要想暗示的是亚当和夏娃失去了永生: “亚当和夏娃没有做任何事情来获得或配得上神赐予他们的祝福的状态和乐园。 这是神免费赐予的恩典。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做任何事情来破坏它。 当一个信徒停止信仰,他就变成了一个不信的人。” 我相信在这个问题里满了困惑。 前两句绝对正确。亚当和夏娃被赐予在伊甸园(希腊文,paradeisos,乐园)。然而,他们确实做了一些事情,导致他们被逐出乐园。当然, Doug说的“破坏它”显然不是说他们被赶出了乐园。他的意思似乎是他们不再是信徒,失去了永生。 但是如果一个基督徒停止相信,他并不是就成为了不信的人。 Doug没有说明白他认为亚当和夏娃相信什么,然后又停止相信什么。他似乎认为他们在堕落前相信了拯救的信息然后就不再相信了。但在《创世纪》或《圣经》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在堕落前就相信拯救的信息,或者一旦开始相信就不再相信了。 和天使一样,亚当和夏娃也是在无罪的状态下被创造出来的。他们与神的关系可能是永恒的。然而,就像天使的例子一样,这种关系是有可能被打破的。 在堕落之前,我们的第一代父母没法相信拯救的信息,因为那时信息还没有到位。永生的应许直到有需要之后才会呈现出来。 在天使的例子中,一旦它们堕落了,就成了既成事实。堕落的天使没有救赎。基督没有为它们而死的。 在亚当和夏娃的例子中,当他们堕落后,神为他们预备了(创3:15)。祂给他们承诺借着信将来的弥撒亚,他们就可以有永生,那样他们就可以永居祂的国度(创3:15;参考创15:6)。 亚当和夏娃很有可能在他们听见创3:15的应许的那一刻就信了主而被称义/有永生。 在他们堕落之前,他们不需要主耶稣为他们而死,他们也不需要(有)永生。在他们堕落之后,他们需要祂的死来让他们获救,他们需要信祂才能得救。他们也的确信了祂。 他们停止相信祂了吗?我们在《圣经》中没有看到证据。他们不但在信心上有恒心,而且也在好行为有恒心。 但是让我们考虑一下Doug提到的普遍性问题:一个停止信仰的信徒就不再是一个信徒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在《圣经》中,信徒是指任何曾经相信耶稣有永生的人(约3:16;11:26里)。一个人一旦相信,他就永远安全,永远属于“信徒”的范畴。 我意识到,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不再相信的人仍然可以被称为信徒是没有意义的。这难道不符合逻辑吗? 不符合,在希腊文中,一个带定冠词的分词的功能类似名词。所以ho pisteuōn这个词,“相信的那一位(the one who believes)”等于“信徒”(believer)。耶稣说信徒(信祂的)永不灭亡反得永生(约3:16)。当一个人相信的那一刻,这就成真了。一个人不是只有一生坚守信心直到死才能成为信徒。如果非要那样,就没有哪个活着的人可以成为信徒了。如果我们持守信心到死,那我们所有的希望就是成为信徒。 在我们2020年的年会上,我听到John Niemelä带来的超棒的例证。他说希腊文版旧约中“误杀人者”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是ho phoneuōn(民35:12,21七十士译本),是一个现在时带冠词的分词,就如同信徒(ho pisteuōn)这个词。误杀人者,是一个人非故意地杀害了别人。他不需要杀害更多的人(不止一人)就可以成为一位(误)杀人者。实际上,几乎误杀人的人都是不小心杀了一个人,然后为了避免被致死,他们就都不得不逃进逃城。 假设昨天有人不小心杀了人。他今天还会是杀人凶手吗?当然是。一个月后呢?是的。一年后呢?是的。十年后呢?是的。一个人不需要一直杀人来保持杀人者的身份。 在《新约》中施洗约翰也是如此(ho baptizōn,可6:14)。在他死后很久,他早就不再施洗之后,他仍然被称为施洗者。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个头衔已经不再适用于他了。但圣经说他仍然是施洗约翰,施洗的那位约翰。 我期待在千禧年见到亚当和夏娃,我们的第一代父母。我期待看到所有像他们一样,相信祂得到永生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持守这信心。一个人一旦得救,他就永远得救了。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神保证把福音带给任何一位想要认识祂的人吗?

比尔(Bill)读了我最近关于中间知识(middle knowledge)和那些从没听过福音的人的命运的博客(见这里),他问了很好的一个问题: 有些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意识到神,并且有认识神的欲望,那么神就会给这个人“一个清晰的福音”。 我听一些宣教士说过,有些在很远的地方的人对他们说过一直在等有人给他们讲有关神的事情。 《圣经》是否有表达了这种意思,你知道吗? 当我在“校园为基督而战(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的时候,我们被教导用这样的方式来回答那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福音的人的命运:“无论神对他们做什么,都是公平的。但是你们已经听到福音了。所以,你需要相信耶稣才能永远得救。” 就问题本身而言,这个答案很好。但它没有解释神的公平对待是什么,也没有涉及到《圣经》。 《圣经》中有一些经文表明,神将拯救的信息与那些持开放态度和寻求的人联系起来。我将给出一些经文作例子。 保罗告诉雅典的哲学家们,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祂离我们各人不远。”(徒17:26-27) F.F. Bruce 这样注释徒17:27: 他(保罗)在罗1:20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所造的已经清楚的指出“祂的永能和神性”。如果人被假神欺骗困惑,在创造的杰作中没有觉察到神的属性,他们是没有借口的。在给罗马人的信中表达的态度与《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中的表达没有很大不同…虽然模糊,但他们自己的一些老师也意识到……,上帝是多么接近那些真正寻求他的人(《使徒行传》,第338页)。 Bruce引用保罗在罗1:20中的陈述,也表明人们能够通过寻求神来回应神的创造。不这样做“他们没有借口”。 关于Bill 所提到的内容,路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例子,也是在过去三个世纪中被宣教士反复听到的。有一个没有提到名字的人在异象中向保罗显现,“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徒16:9)。保罗和他的团队“断定主召他们,是要传福音给马其顿人”(徒16:10)。神为寻求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福音。 主耶稣著名的ASK信息——求问(Ask),寻找(Seek),叩门(Knock)(太7:7-11)——表明神与那些用祂的真理求问的人在一起。祂总结说:“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将好东西给求祂的人么。”(太 7:11)。这些“好东西”当然包括永生的礼物(参考约4:10-14)。 有些人问“神会用什么公平的方法让从没听过福音的人知道”我认为给他们解释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祂吸引万人来归向祂(约1:9;12:32;16:7-11)。任何借着寻求祂来回应祂的人都会被给予更多的启示,包括把永生的应许给所有为了永生而信祂的人。上帝在他所有的行为中都是公正的。没有任何一位因为缺少回应神机会的人而会被永远定罪。那些以寻求而回应的人,如果他们的寻求得以持续i,就会对基督有永生的信心。   i有这种可能,就是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寻求主,但是当进一步的启示到来时,就放弃了探寻。徒17:11暗示了这种情况。那些庇哩亚人已经一直在寻求了,但之后他们查考圣经要来证实保罗所说的是不是真的。徒10章也同样,在神差派天使召西门彼得来之前,哥尼流一直在寻求主,这也使得他们可以听到得救的信息。如果哥尼流没有持续寻求,又打发人去找西门彼得,那他和他全家那时就不能信主。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不确定的人生,确定的永生

你有没有处过这样的境遇,就是在那个环境下不知道该相信谁? 如果你一直看我们的博客,你可能知道,我爸肯尼斯·耶茨和我计划在七月底去肯尼亚。我们会见到我们的朋友Kristina,她从意大利来,我们会有一周的外展事工和一个牧者会议。我们是内罗毕周边恩典田地(Acres of Mercy)和免费恩典事工(Free Grace ministry)的合作伙伴。肯尼斯成功地到达了肯尼亚。他周天在一间教会正道,周一到周三与一百多位牧者和牧师太太一起。一切都很顺利。周四周五他会完成在牧者会议的分享。周日进行新冠检测,在一间教会正道,然后应该周日晚间飞回来。 不幸的是我和Kristina,因为新冠疫情旅行限制,我们没法到达。我们俩都没有接种新冠疫苗。但是之前一直没有问题,这次就不行了。在48小时里,我们被告知想要去肯尼亚要满足8项不同的要求。 我无法开始告诉你因为不能飞到肯尼亚而损失的时间、资源和睡眠。退一步说,这不仅令人失望,而且令人沮丧和挫败。我们所有的努力、计划、PCR测试、打包、签证等等都被打乱了。这不仅影响了我们,也影响了肯尼亚的团队。我和Kristina的所有外展事工计划都被取消了,我们一半的预定都没法完成。说得委婉点,这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 我们不知道真相。由于所有的困惑和混杂的信息,我们不知道该相信谁或该相信什么。谁才是真正的权威? 谁知道真相? 周末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大多数人对救恩的感受。说到救恩,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的信息。你相信谁? 我们应该相信天主教徒吗?他们说通过圣礼得救;摩门教徒,他们说要通过行为和特殊的内衣;主权(Lordship)救恩的支持者们认为需要一生的善行才能证明你得救了; 或者阿民念派认为你必须坚持才能一直守住得救的状态。这些只是你能在基督教世界找到的几个选择。他们似乎都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而且都有某种权威感。然而,相互之间都不认同。 这就让很多人有我周五的感受——焦虑,沮丧,完全溃败。 可悲的是,这就是很多人对有关救恩教导的感受。他们放弃了。我们可以信任谁? 就在本周,我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一个小组,他们专门为那些在教会长大的,但因为所有的困惑而离开的人服侍。 虽然我对航空公司和旅游指南的信任受到了重大打击,但今天我比一周前更感谢自己知道真正的权威在哪里。我们可以相信耶稣基督的话。在《约翰福音》中,我们反复地被告知,我们只因为相信耶稣有永生就能得救(约3:16;4:10,14;5:24;6:40,47;11:25-27)。主从不混淆。祂没有给我们八个不同来源的八个不同要求。祂就是消息来源。祂从不自相矛盾。祂是一致的。 这是不可否认的真理,一个人得救仅仅是由于相信耶稣有永生。祂是权威:“神的见证[比人的见证]更大”(约一5:9)。祂将永生赐给所有相信主耶稣的人,这就是祂的见证(约一5:11)。 感谢上帝,我们可以在他的见证中得到保证。虽然我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获准进入肯尼亚,但毫无疑问,我知道,我永远不必为进入即将到来的国度而担心。我不需要二维码,签证,疫苗,加强针,PCR检测,或者护照就能进入那个国度。 我有祂的话语,这话语是一致的,真实的。

从泥土到瓦器(《希伯来书》3:13)

任何研究《耶利米书》的人都会对书中的某些内容感到沮丧。很难弄清楚先知所说的大部分话是什么时候说的。内容不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他在许多国王统治时期作预言,读者很难确定哪一段对应哪一位国王的统治。 有时在书中,材料是根据主题而不是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来安排的。在第18章和第19章中有一个这样的例子。这两章内容可能没有在时间上一起发生,但它们有一些共同点。共共同点就是泥土。 在第18章,先知将犹大比作泥土。神是陶匠,祂将犹大塑造为被祝福之国。但因她拜偶像的罪,祂就把泥重做了。现在,他们是一个即将被巴比伦人摧毁的国家。 这幅图的重点是,上帝可以塑造他们,让他们得到祝福,也可以让他们受到诅咒。这个国家要是悔改,上帝会重塑泥土。他们可以改变即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泥土是有可塑性的。(请看这个短视频)这个国家还有希望。 在第19章,先知再次谈到了一个陶匠。但这一次,有问题的泥土被硬化成一个瓶子。具体来说,这是一个用来装水的瓶子。耶利米被告知召集犹大的首领,带领他们出城。在那里,他把水从罐子里倒出来,表示他们所有的计划都将落空(19:7)。 耶利米就在这些首领面前打破瓶子。这表明犹大人,包括耶路撒冷城和圣殿,都将被摧毁。他指出,这意味着不可逆转。一个已经变硬的陶瓶,一旦被打破,就毫无用处了。 很容易看出第18章和第19章之间的对比。在第18章中,泥土可以被重塑。是可以改变的。但是一旦它被硬化成陶器,就不能再重塑了。陶瓶不可改变的。当它被打破时,它就毫无用处,必须被丢弃。在第18章中,以色列人就像陶匠手中的泥土。他们仍然可以改变他们的方式。灾难是可以避免的。当耶利米后来在第19章对这些人说话时,情况并非如此。太迟了。他们拜偶像,就像瓶里的泥,变得坚硬。上帝已经决定审判会降临到这个国家。 虽然耶利米是在对犹大民族说话,但是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我们作为个体的基督徒。《希伯来书》的作者说我们也会因罪变得刚硬(来3:13)。他所说的是罪欺骗我们的能力。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神应许要坚固我们,如果我们以荣耀神的方式处理困难,神就会奖赏我们。当我们经历困难时,我们可能说服自己说神不能做祂所应许的事。我们可能会被欺骗,认为与其依赖神的应许,不如寻求世上的安慰。 这种态度被描述为一种硬化的过程。我们的心也能做同样的事情,就像陶匠转盘里的泥土被做成陶瓶一样。我们会因为觉得上帝对我们缺少仁慈而变得刚硬,也会因为我们对世界的爱而变得刚硬。 在这方面,耶利米和《希伯来书》的作者还有另一个不同之处。耶利米使用陶瓶是对国民的一个信息,告诉他们已经走得太远了。然而,信徒总是可以为他的罪悔改,回到与主相交中来。 但是我们作为信徒需要非常小心,把《耶利米书》18-19中的警告记在心里。罪会欺骗我们。罪能使我们刚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过程让圣灵越来越难以让我们看到我们已经离与主相交有多远。我们一看见自己陷在罪的迷惑里,就当承认。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更像是陶匠手中的泥土,而不是陶瓶上的硬化陶器。

“你不把罪当回事”(罗马书3:8)

不久前,我在一个外国的圣经学院教一门课。这些学生都很年轻,年龄在18到20岁之间。随着课程的深入,很明显,他们对永生的福音有一些问题。我决定停止计划的指导并解决这个问题。我问学生,他们认为一个不信的人在得到灵里的拯救之前需要做些什么。 几乎所有的答案都与罪有关。“你必须为你的罪过感到悲哀”,“你必须在神面前承认你是一个罪人”,“你必须承认你的罪过”,“你必须为你的罪过忏悔”,“你必须愿意离开你的罪恶”,“你必须说基督为你的罪而死”。 在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费力地阅读了这些回复。当学生们被问到在圣经的什么地方说了这些内容时,大多数时候,他们承认他们找不到经文来支持他们的答案。有几次他们用一段经文来支持他们,但当他们看到这段经文的上下文时,他们发现它并没有表达他们的想法。 我们看了《约翰福音》,这本告诉读者如何获得永生的书,并得出结论,约翰从未提及这些内容。我们在《使徒行传》10章中看到了哥尼流和他的家人。他们都在属灵上从火湖里得救,但没有一个人向神认罪。他们并没有承诺要离开他们的罪。然后我们讨论了有多少学生的答案涉及到某种行为,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永生不是通过行为获得的。 很难来衡量学生们的反应。一些人说,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事情。他们承认他们的福音宣讲集中于处理罪是他们教派传统的产物。有些人说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想,但他们现在肯定得好好想想。 然而,有一个学生却毫不怀疑她在想什么。在问答环节中,她挺身而出。她没有问问题。她进行了陈述。她说:“你不把罪当回事。你不应该教这门课!” 我猜,至少其他一些学生对这样直率而诚实的陈述感到不舒服。我是一名客座演讲者,年龄比学生们大得多。我也可以想象,这个博客的一些读者会说,即使他们的想法是真实的,他们永远不会说这样大胆的话。我们可以说这是不礼貌的。 我得承认,我并没有那种感觉。我欣赏她的诚实。我不是受虐狂,但我喜欢她的回答。 我喜欢它的原因是因为我知道,我清楚地展示了我想说的东西。有时候,当我们教学时,我们不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了我们所教的内容。她的话使我毫无疑问。她完全知道我说的话的含义。永恒的救恩是一份免费的礼物,只因为对基督的信心而给予。在接受那份礼物时,行为没有任何作用。他们对犯罪的人的要求都增加上了行为。她承认她无法回答我的反对意见,她只知道我错了,因为我对罪恶的态度是懒散的。 然而,我喜欢她的说法的最大原因是,保罗提到的别人对他说的内容。在《罗马书》3章8节中,他讲到单凭信心称义,他说,有人对他说,不要再教导人了。原因是有人说他教导作恶以成善。他们认定保罗没有看到罪是多么严重。 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正确地教导永生的信息,就会有人指责我们这点。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知道我们说的是实话。我们知道他们明白我们在说什么。 随着上课的进行,我向这位年轻的女士解释说,我确实认为罪恶是一件严肃的事情。罪在今生带来许多可怕的后果。罪使我们在来生中失去永恒的奖赏。然而,处理我们的罪并不是永生的必要条件。对基督的信心是神对不信者的要求。不点儿 多,一点儿不少。 我不知道我是否说服了她。她似乎对她在课堂上所接受的其余部分的指导温和很多。我希望她能看到圣经对罪的严肃态度。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所有的罪付出了代价。看看十字架,看看罪有多严重。罪是如此的严重,我们对主耶稣为我们所做的没有任何贡献。因为祂所作的,祂就能单单因着我们的信,把永生当作白白的礼物赐给我们。

基督在我们救恩中的角色—第四部分:基督在我们福音中的角色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旧约的人有一个得救的信息,基督时期的人有另一个得救的信息,而在教会诞生之后的人还有另一个得救的信息。但是主清楚地表明了,祂所传的信息是亚伯拉罕得救的同一信息(约8:56),在祂的时代,在十字架和教会之前,任何人都可以得救(约5:39-40)。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约8:12;9:5)。光会让东西被看见,祂就是那位向我们彰显神和神的真理的。尤其重要的是祂所彰显的神的真理是关乎永生的(约6:68)。 主耶稣是神最伟大的传道者,祂告诉我们,在每一个时代人一定要做什么才可以得救。 Zane Hodge 写过一本书叫《耶稣,神的先知》。他指出,在书信中发现的所有新约教义都直接来自主耶稣的教导。救恩的教义也是如此。 约3:16在今天依然生效。《约翰福音》中其他的许多章节也同样生效,在那里主耶稣说,相信他的人有永生,永远不会灭亡,永远不会饥饿或口渴,灵里永远不死,永远不会被赶出等等。 不管书信教导什么,总不会与主耶稣基督所说的内容矛盾。 保罗在《加拉太书》中告诉我们,他直接从主耶稣那里领受福音(加1:12)。他说的并不是什么新信息。这和耶稣所传的信息是一样的。 《圣经》的最后一卷《启示录》,可能写于公元70年,但也可能晚至公元95年,给出了与《约翰福音》4:10-14相同的救赎信息。见启22:17。约4章中的生命之水与启22:17节中的生命之水是相同的拯救信息。这个信息没有改变。 耶稣不仅仅是我们的救主。祂是我们的主。祂是我们的王。祂是我们即将回归的法官。祂也是我们的老师。祂是我们的光。祂是我们的生命。 莫里斯(Morris)写到耶稣的所说的,“我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约14:6):“三重表达强调拯救工作的多方面”(约翰福音,569-70页)。 是“真理”的那位是完全可靠的。当祂说相信祂的人永远不会灭亡,而是有永生的时候,我们可以也应该相信祂。的确,耶稣是唯一的道路。人造的福音信息没有拯救的力量。只有耶稣给我们的信息是活水,这水会涌出永生(约4:14)。 真理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传道者。我们应该相信并宣扬他自己给我们的生命信息。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