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恕是如何与认罪和悔改联系起来的?第二部分(约一1:5-10)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讨论了Robert提出的关于罪得赦免的四个问题。我们看到认罪是信徒与神相交得赦免和保持持续相交的途径。远离主的信徒必须离开他们的罪,才能得到饶恕,并重新与神相交。i 我提到《约翰一书》1:5-10提出了三个与相交和饶恕不一致的主张。在第6、8和10节中可以找到它们。 第一个虚假主张。“我们若说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不行真理了”(约一1:6)。如果在黑暗中行走的人说,我们是与神相交的,那就是虚假的断言。 在这些经文中,如在第5节,第一人称复数是指使徒,相信的读者和所有的信徒。ii一个重生的人可以做出这种虚假的声明。事实上,这种情况一直在发生。 霍奇斯(Hodges)评论道: “因为‘上帝是光’,完全没有黑暗(第5节),一个在黑暗中行走的人是在一个没有上帝的道德和精神领域中行走。他在邪恶的领域中移动,而神仍然在圣洁的领域中。因此,在罪中行走的信徒已经与完全圣洁的神失去了联系”(约翰书信,第59页)。 比较一下第7节:“我们若在光中行事,像他在光中一样,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基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这是一个有效的主张。霍奇斯说,“在光明中行走,本质上意味着生活在上帝的面前,暴露在他所揭示的关于他自己的事物中。当然,这是通过在祷告中向主敞开并且也要向神的话语敞开来实现的”(第61页)。 在黑暗中行走的人是没法与神相交的。 第二项虚假声明。“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一1:8)。这虚假的说法是说,人已经一段时间没有犯罪了。但这并不是宣称自己无罪。这是一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犯罪的宣告。 比较一下第9节,“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第9节的后半部分表明,有些罪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大部分罪。“我们没意识到罪,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罪”(霍奇斯,第62页)。 自称无罪的人,是脱离了与神的相交。 第三个虚假主张。“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就是以神为说谎的,他的道也不在我们心里了”(约一1:10)。有些人认为这指的是自新生以来没有犯过罪,或自恩典的第二次工作以来(since some second work of grace)。根据第9节,这似乎更像是否认神给我们定罪。当丈夫咒骂妻子时,他可能会否认自己犯了罪。他可能会合理化她应该得到这样的肉体待遇。但既然神称发怒为罪,否认这是罪,就是称神为说谎的,表明他话语的真理不在我们心里。 当神向我们显明我们的罪时,我们不承认,就是与神断绝了相交。我们不需要纠结于自己什么时候犯了罪。如果我们在神的话语中行走,那么神的灵就会给我们定罪。他定罪。我们要认罪。 最后要指出的是纯正教义对在光明中行走的重要性。霍奇斯在他的评论中说,《约翰一书》1:5-10都是关于真理的: 显然,连接第5节到第10节的线索是真理或它的反面,虚假或欺骗的概念。在黑暗中声称相交的人是在说谎,不是在行“真理”(6节)。认为自己没有罪的人是自欺,“真理”在他里面没有有效地工作(8节)。不承认神所称的罪的人,就是在否认神话语的真理,把神看为说谎的。相比之下,与神相交的人认同光并认罪。对于信徒来说,相交的本质是我们愿意与神分享光明,并认同我们在光明中看到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上帝很高兴,因为他在我们的“内心”发现了“真理”(诗篇51:6)。然后我们就可以享受他持续不断的饶恕和洁净”(约翰书信,第66页,强调补充)iii __________ i 注意在浪子回头的比喻(路加福音15:11-32)中主关于破碎和恢复的相交的教导。特别能说明问题的是这两个词的比喻用法:“‘因为我儿子是死而复活的;他失了又得。’他们就欢喜起来”(路加福音15:24)。儿子与父亲同住的时候,是活著的。他往远方去,不再与人同住,就死了。然后当他再回来住的时候,他又活了(在相交中),。 ii许多评论家认为,这三个虚假的主张是由敌对基督的人提出的,他们离开了耶路撒冷教会,因为他们不同意使徒的教义(约翰一书2:19)。然而,约翰在这封书信和1:5-2:2中讨论的是信徒。 iii如果信徒传假教义,他将被弃绝(加1:8-9;提多书3:10;约翰二书10-11)。只有当他脱离了与神的相交,他才能被开除。如果你教导圣经,你在信仰的基础上是要坚固的,这是很重要的(参看雅 3:1)。 ********. 你想在夏威夷建教会吗? 每个人都喜欢夏威夷。超棒的气候。美丽的风景。国际化的感觉。远离美国大陆热带。 整个州很少有白白恩典教会。 一位住在瓦胡岛(Oahu)的读者(RD)祷告有人能在那里建一座白白恩典(Free Grace)教会。 主要的问题是钱。在瓦胡岛生活非常昂贵。 如果你是一个退休的牧师,还年轻到可以建立一个教堂,也许你可以在瓦胡岛建立一个教堂。如果你是一个牧师,并且可以筹集支持,这条消息可能是为你而准备的。 我们可以帮你联系RD。 如果你感兴趣,请联系ges@faithalone.org告诉我们。

饶恕是如何与认罪和悔改联系起来的?第一部分

Robert 问了几个关于罪的赦免的问题。 饶恕是怎么于认罪和悔改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我们不承认我们的罪,可以得到饶恕吗? 饶恕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不认为我们有过犯,神会饶恕我们吗? 好问题。 首先,我们从《约翰一书》中知道,与神持续相交的条件是行在在神话语的光中(约一1:7),并承认我们已知的罪(约一1:9)。“悔改”的动词和名词,这两个词在《约翰一书》中没有出现。既然这封信的目的是要我们与神有持续的相交(约一1:3-4),那么对于已经与神同行的人来说,悔改不应该是获得宽恕和相交的条件。 认罪不是什么神奇的咒语。认罪就是同意神,承认我们所说的或所做的是错的,并且我们希望继续与神相交。当我们认罪的时候,有一种从罪回转的成分。然而,这在《约翰一书》中没有被称为悔改。我相信原因是,已经与神相交的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犯了罪时,会感到悲伤。他的认罪表明他承认自己渴望取悦上帝。 从《路加福音》第15章我们知道,当一个信徒偏离了主,脱离了与神的相交,他必须悔改——也就是说,离开他的罪——以便回到交通中。对任何离开主的信徒来说,饶恕和团契的条件是悔改,而不是认罪。假设一个信徒祷告说:“主啊,我离开了你,我犯了许多罪,包括这个,那个,还有那个。请原谅我。我会继续这样生活,但我希望得到您的原谅。”上帝会原谅他吗?不。因为他是在黑暗中行走,不是在光明中。他住在一个远离上帝的地方。 第二,如果我们在光中行走,我们承认我们所知道的罪,神就会赦免我们的罪,并洗净我们所不知道的罪(约一1:9)。只要我们向神承认我们已知的罪,我们就被赦免,从“一切的不义”中洁净了。 第三,饶恕是一种相交的概念。妻子得罪丈夫,丈夫不饶恕,他们就分居了。他们没有相交。如果妻子悔过,丈夫应该——但不一定能——原谅她。然而,如果我们符合饶恕的条件,上帝就会饶恕我们。 第四,只要我们在光明中行走,承认我们所犯的罪,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所做的或所说的是罪,神就会原谅我们。但是,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讨论。 Robert,我需要把这个带到第二部分,因为《约翰一书》1:5-10比我迄今为止讨论的要多得多。我还没有谈到一个信徒可能会犯的三个错误(约一1:6,8,10),这些错误表明他没有与神相交。这三个虚假或错误的说法与你的第四个问题直接相关。 总结一下:一个信主的人与神相交,借着承认他所知道的罪,来保持与神相交。每当他认罪的时候,他所有的罪都得赦免,他仍在相交之中。脱离了与神相交的信徒,必须离开他的罪,才能得赦免,重新进入相交。宽恕意味着我们与上帝和谐相处(或在人与人之间的宽恕中与另一个人和谐相处)。 在第二部分,我们会讨论三个使人无法与神相交的虚假主张。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为什么《圣经》没有说称义/重生是单因着信?

O. O.写到: “你可以不断地看到一些经文说人因信称义,但是没有地方说单单因着信呀。” 1996年1月,我与基督教会(Church of Christ)的一位福音派人士就单凭这信心称义进行了辩论。他的一个观点是《圣经》里唯一的一处单因着信心称义的地方说的是不是单因着信(雅2:24)。 事实上,这节经文并不是说单因信称义。应该该这样翻译:“可见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只(副词)因着信。(You see then that a man is justified by works and not by faith only.)”monon是修饰称义的副词,而不是修饰信心的形容词。一些英语翻译确实把这个翻译对了,把monon翻译为only (KJV, NKJV, MEV):不只因着信。(and not by faith only.)雅各说,在神面前有一种因信称义,在人面前有另一种因行为称义。比较罗4:1-2。 i 《约翰福音》3:16明确指出,凡信耶稣的人就会永不灭亡,反得永生。主不需要列出所有不需要的事情。他不需要单独加上“单”这个词。 《以弗所书》2:8-9说重生(比较2:5)是靠信心,不是靠行为。保罗清楚地说,信心是唯一的条件。 《圣经》中一百多次提到,对基督的信心是重生和称义的唯一条件。既然没有别的条件,说称义和重生单凭信心也不是不准确的。 问题不在于主和他的使徒需要澄清。问题是人们不同意他们明确陈述的内容。基督教会福音派人士的反对是人们用来拒绝单因信称义的众多论点之一。 以下是人们反对单因信称义的其他一些方式: 把信心定义为从罪回转,委身和持守顺服。 说单凭信心能带来最初的救恩,但是要获得最终的救恩就必须持守顺服。 教导单凭信心能带来暂时的救恩,但要守住它,人必须坚持行善。 圣经说得很清楚。任何相信耶稣得永生的人都是永远安全的。大多数人拒绝接受这一点——甚至那些自称是基督徒的人——这让我很困扰。 这困扰到你了吗? i有些英文翻译为“不只(副词)因着信”( “not by faith only”) (KJV, NKJV, MEV)。大多数英文翻译为“不单(形容词或副词)因着信”( “not by faith alone”)( NIV, NET, NASB, HCSB, […]

母亲强烈的爱(赛49:15)

最近,我看了一个视频,我相信你们很多人也看过。在美国一个大城市里,一位年轻的母亲推着她的婴儿走在大街上。一辆汽车的司机故意转向撞向那名妇女和她的婴儿。你看不见婴儿,但你可以看到母亲被抛向空中,然后摔在人行道上。婴儿车被推到一堵砖墙上,然后倒在了地上。 这太可怕了。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惊人的。你想知道这位母亲是否能活下来,但她很快跳起来跑向婴儿车。她没有一秒钟去检查自己的伤势。她摔断骨头了吗?在她的愤怒中,她难道不想知道那个对她和她的孩子下毒手的人的车牌号吗?这些都不重要。她唯一关心的是找到她的孩子,确保他没事。如果他没有,她会不惜一切代价让他得到他需要的照顾。她甚至没有想到自己的处境。显然,只要她还活着,如果有必要,她就会用两条断腿跳起来跑去照顾那个孩子。她的肾上腺素会让这成为可能。幸运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婴儿没有受到任何严重的伤害。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惊人的。她的行为确实令人难以置信。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看过这段视频的人都不惊讶。我们都看到过母爱的行动。我们都知道,如果世界重量级冠军威胁她的孩子,一个100磅的女人就会和他决斗。如果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她真的会为孩子死的。我们甚至有一个短语来形容这一点:“不要惹熊妈妈。”即使那只熊体积没那么大。 先知以赛亚谈到了这个几乎普遍的真理。他说:“妇人岂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呢?(赛49:15)。预期的答案是,“当然不会。”一个女人不把照顾孩子放在第一位,甚至高于她自己的生命和安全,这是不自然的。那将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但最精彩的部分是以赛亚接下来说的话。他说,即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冷漠的母亲,也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永远不会看到的。那就是神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儿女。他对他们的爱比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大。 在《以赛亚书》(耶31:20)中上帝的孩子,犹太人和视频中的婴儿之间有一些不同。这个婴儿没有做错任何事。但即使他这样做了,他的母亲也会做出同样的反应。另一方面,犹太人做错了。因为他们的罪,他们被巴比伦人掳去。他们受到天父的管教。在这个类比中,他们活该被扔到砖墙上。他们现在在抱怨上帝已经忘记了他们,而且他也不在乎他们。但事实并非如此。上帝会把他们从被掳的地方带回来。他更要差派基督来,在他将要来的国里,使这个民族升高。如同母亲对孩子的爱,他对他们的爱也长存。 作为信徒,基督徒是上帝的孩子(约一3:1)。即使我们做错了,他对我们的爱也不会改变。我喜欢那位母亲的行为方式。这样说不太有男子气概,但却是真的:这是主对我的关怀、怜悯和爱的写照。作为他的孩子,我就像那婴儿车里的婴儿。我可能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恐怕我像以色列人一样,因我的行为使灾祸临到我的生命。但我知道掌控这车的那一位是为我着想的。他会来帮助我的。他爱我。 我们可以从远处观看,惊叹于母亲对孩子的爱。让我们也为神对我们更大的爱而惊叹。

永恒的奖赏是安全的吗?

Jeff问了一个问题: 我有一个关于奖赏的问题。你认为信徒每次奉耶稣的名做好事(或荣耀神)就能得到奖赏吗?换句话说,当他每天活着的时候,他是否因着他所做的善事,把金、银、宝石都储存在天上? 我一直这么想,但也许我错了。 但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获得奖励,《圣经》中所说的这些奖励是安全的吗?明天的恶行不会使信徒失去昨天所得的赏赐? 虽然有些奖励,比如听到耶稣说“做得好”,和基督一起作王,只留给那些做得好的人,但信徒一生中所做的善行是否有奖励,一旦得到就不会失去? 我们信基督,每一刻永生都是安全的(约3:16;5:24;6:35;11:26)。那永恒的奖赏呢? 杰夫说得对,我们做的任何好事(动机正确的)都能获得永恒的回报。假设杰夫在星期一做了20件好事,但他也做了一些坏事。当我们为我们所有的行为负责时,无论是好是坏(林后5:10),我们确实从所有的善行中获得永恒的回报。做坏事不会抵消做好事的回报。 保罗在林前3:10-15中称这些靠谱的行为为“金、银、宝石”,这点Jeff也是对的。那些本身并不是好行为。它们是具有永恒价值的行为。假设,我们可以做一些我们认为是好的行为,但上帝认为是“草、木、禾秸”。这些行为缺乏永恒的价值。所以,如果你花5个小时打高尔夫球,大部分都是草、木、禾秸。也许在这段时间里,你会花几分钟谈论基督、祈祷或默想《圣经》。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当你打高尔夫球时,你不会祈祷或冥想太多。甚至谈论基督也是有限的,即使是在和信徒打高尔夫球的时候。 杰夫的最后一段是关键。有些奖赏需要我们忍耐,直到我们基督徒生命的尽头。这包括与基督一同统治,接受他的赞美和赞许,特殊的白色衣服,隐藏的吗哪,生命树的果实,和一块特殊的白色石头,上面有主给你的绰号。参见太24:45-51; 林前9:24-27; 提后2:12; 4:6-8; 启2:26。我称之为毅力奖。 但其他的赏赐,就是耶稣所说的“在天上存留的财宝”,只要你怀着正确的动机行善,就会有保障。耶稣说、只要积蓄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20-21)。注意他说这些财宝是安全的。它不会被破坏或被盗。主没有以坚忍为条件来换取这些财富。 我称这种永恒奖赏为即时赢家 神并没有说这财宝是什么,也没有说你做某一种善工能得多少财宝。我们知道他是公义和仁慈的,他会公平和慷慨地奖赏我们。 我认为——这是一种推测——宝藏就是宝藏。也就是说,我认为实际上会是金、银和宝石之类的东西。我认为在耶稣的国度里会有一种经济形式。所以我们要用钱买荣耀主耶稣基督的东西。我的猜测是,宝藏将是一个永恒的信托基金。我们每个月都有很多钱可以用来荣耀神。 毅力奖是不同的。他们是与基督一同统治的奖赏,还有统治者将拥有的各种特权。 Jeff你的问题很好。

洗净我们的罪如同白雪是什么意思?

在赛1:18,先知记录下来这些熟悉的话语: 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 你们的罪虽然像朱红, 必变成雪白; 虽红如丹颜, 必白如羊毛。 先知的话反映在一些流行的赞美诗和当代基督教歌曲的歌词中。基督教世界中的许多人认为这节经文是对永恒救赎的描述。然而,这些经文前后的诗句表达了不同的目的。 首先,在前面的经文中,主确切地解释了洁净是如何发生的。他对以色列人说,他们要洗净自己,使自己洁净。如果这是一种拯救性的净化,那么单是这句话就很奇怪了。即将到来的弥赛亚没有被提及,洗是由百姓完成的。此外,他继续说,他们需要放弃他们的恶行(16节),他们也需要学习行善(17节)。换句话说,他们需要从他们的罪中悔改,以顺服的心行事。他接着在第17节解释了这些美好的事物是什么。它们包括寻求正义,谴责压迫者,保护孤儿,为寡妇辩护。这些都是关于行为和公义的生活。 第二,在18节描述洁净之后,他重申了洁净是如何发生的: 如果你愿意并且顺从(《以赛亚书》1:19a)。 这句话表明洗的条件是服从,而不是对弥赛亚的信心。换句话说,这不是因信蒙恩的洗(多3:5)。他们必须心甘情愿,服从命令。不信的人得救,不是因悔改,或顺从,或顾念寡妇。救恩是因信基督而得的永生(约3:16;4:10,14;5:24;6:40,47;弗2:8-9)。因此,这里所说的洁净不是关乎永恒的救恩。 随着文章的继续,出现了两种选择。如果这个国家服从,它将得到祝福。耶和华必看顾他们,他们必吃地上的美物(19节b)。然而,如果他们不愿意,不服从,主就会允许外邦人毁灭以色列,他们将被异教徒的剑吞噬(20节)。可悲的是,这就是这个国家最终借着亚述人,以及后来的巴比伦人发生的事情。 在对这段话的讨论中,康斯特布尔写道: 以色列人可以继续他们原来的样子,被毁灭,也可以服从上帝的旨意,得到祝福。如果他们愿意同意和服从,上帝会再次赐福给他们丰富多产(参见 3节)。如果他们决定拒绝和反叛,他会让他们的敌人打败和摧毁他们。(Tom Constable, www.Bible.org)。 这两种选择都不涉及以色列境内各民族的永恒命运。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国家问题,它会带来物质利益,或者说人民和土地的切身的管教。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的外邦人入侵中,即使是信仰上帝的犹太人也经历了上帝的管教。 我们如何把这应用到今天的信徒身上?虽然我们不是以色列人,许多细节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不同的,但对我们还是有一个应用 (提后3:16)。此外,还为教会时代的圣徒提供了一次洁净仪式。在《约翰一书》1:9中,使徒约翰告诉我们,当我们承认我们的罪时,我们也可以经历洁净。当我们意识到罪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承认它,并继续在主的光中行走。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能经历从顺服主而来的属灵祝福。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像以色列人一样,我们会看到神在我们生命中的管教工作。然而,这些都不是关于永恒的救赎。 以赛亚的文字很美。他们是上帝对以色列的恩典的一个惊人的例子,即使在以色列陷入叛乱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段文字的意象激发了今天许多词曲作者的想象力。然而,误用的危险是显著的。如果一个不信主的人读了这段话,以为这是在说永恒的救恩,他就会走开,以为他必须照顾孤儿,与不公作斗争,才能得到永恒的生命。这将是一个悲剧性的误用。

拯救失丧的(路19:9)

在《路加福音》19章1-9节,我们看到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关于一个名叫撒该的矮个子却很富有的人。我们都很熟悉这个故事,也知道主如何去撒该的家。撒该显然是一个信徒。事实上,他强烈地渴望以门徒的身份跟随主,并且开始这一过程,因为主的教导,他捐出了他大量财富中的大部分。 故事的结尾包含了主的一句名言。撒该发誓捐出所有的钱后,主说救恩已经临到他。然后主提醒撒该他来的原因。他说他来到这个世界,是要“寻找并拯救失丧的人”。 因为在这个简短的陈述中我们可以找到救恩和拯救,以及失丧这个词,大多数注释都说耶稣是在谈论将人们从地狱中拯救出来。不信的人是“迷失”的,因为他要往火湖去。他需要被从这样的命运中“拯救”出来。我记得我的一位牧师朋友这样描述自己不信主的时候。他说:“我就像一只迷路的山羊。”根据大多数的注释,主指的是“失丧的”撒该从地狱中被拯救出来。 鲍勃·威尔金写了一本很棒的书,名叫《<圣经>中最容易被误解的十个词(The Ten Most Misunderstood Words in the Bible)》.他提到的一个词——失丧。他指出,这个词不是描述不信的人。相反,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不按公义生活的神的孩子。他迷失了,因为他失去了与主的交通。他在黑暗中徘徊,但仍然得救了。 这当然符合这篇文章的上下文。撒该是一个被卷入邪恶勾当的人。作为一名收税员,他通过利用别人变得非常富有。因此,他可能是耶利哥以及周边地区最富有的人。 在相信耶稣之后,他本可以继续做同样的事情。永恒的救恩是免费的,不会丧失。撒该本可以继续从事他的职业,像过去一样经营,享受这样提供的财富。但是,当他在家中与主共度了一天,并聆听了主关于即将到来的天国的教导之后,他做了一个重要而昂贵的决定。他不再做他一直在做的事,他发誓要为别人服务,而以前他只为自己服务。 撒该悔改了他的罪。他放弃了他一直在做的事。通过这样做,他从一生的破坏性行为中被拯救出来。他从一种会使他在今世富有,来世贫穷的生活中被拯救出来。他从黑暗中被拯救出来,这样他就能经历神所喜悦的生命的祝福。这救恩是在他成为信徒之后赐给他的。 换句话说,如果他继续以前的生活方式,他就会失去这一切。但主说他来是要救他的儿女脱离这样的命运。这与永远的救恩无关,而是关乎信徒在接受永生后如何活得公义。 路加福音已经准备好让读者理解主对撒该说的话。在第15章,我们看到主的另一个著名的比喻——迷失的羊的比喻。他说一个人有100只羊。他们都是羊,所以都代表信徒。九十九只羊仍与牧羊人在一起,并体验到共融的祝福。但是,有一只迷失了,体验到远离这种交融的危险和损失。但是牧人,他显然代表基督,去寻找并拯救那只迷失的羊。 主不仅赐给撒该永生;他在家里度过了一天,因为他不想让他迷失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想把他们救出来。我们的王到他家里去教导他,是在寻找并拯救他一个失丧的孩子。他找到了他。 这就是我们的救主

今天所有的信徒都在新约之下吗?

我有一个叫戴夫的牧师朋友,他最近一直在研究新约。我们已经就此进行了几次精彩的对话。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些我的见解。 新约是永远的约(赛61:8-9;结16:60;37:26)正如许多《旧约》先知所预言的那样,在未来,上帝将与以色列人立新约(耶31:31-34)。请看这篇来自以色列我的荣耀(Israel My Glory)文章。 如果《新约》没有提到新约,我们可以肯定新约在今天是无效的。毕竟,这是上帝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 但是《新约》中提到了新约。稍后将详细介绍《新约》的引用。 这导致了有多种方式来解释教会时代的信徒与新约的关系。 选项1:有一个原本是为以色列人准备的新约,但由于以色列人的不忠而转移给了教会。 选项2:有两个新约,一个是以色列的,另一个是教会的。 选项3:有一个新约是为将来的以色列和现在的教会而立的。 选项4:有一个新约是单为以色列人设立的;但是,教会时代的信徒按照这个即将到来的约而服事的。 第一种选择是圣约神学,也就是改革宗神学。改革宗神学相信教会已经取代以色列成为神的子民(=替代神学)。 观点二到观点四是时代论观点。这些观点教导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耶稣将在千禧年统治地球,从相信的以色列人开始,然后从新地上的新耶路撒冷开始。 我们来看看《新约》中的证据。 在最后的晚餐上,主说酒代表“新约的血”(太26:28;可14:24;路22:20;林前11:25)。许多人认为他是在说,当他在十字架上流血时,新约就开始了。 在《哥林多后书》3:6,保罗说他和他的使徒同伴是“新约的执事”。洛厄里(Lowery)认为,“今天的教会在救赎论的层面上分享这约,这约是由基督的血为所有信徒所建立的[参见来8:7-13])”(《哥林多后书》,BKC,第561页)。 《希伯来书》8:7-13证实了新约仍然是未来的,而且是“以色列家和犹大家”(8节),但这段话也提到了新约的一些祝福,包括1)“心中有神的律法”,2)是他的子民,3)认识主,4)罪得赦免(10-12节)。许多时代论者,包括我的朋友戴夫,都认为既然这四种祝福教会时代的信徒也能享受,那么新约也是为他们准备的。 现在来总结一下这些证据: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是新约的血。使徒们是新约的执事,想必我们也是。今天的信徒经历了新约的四个祝福。 约翰·诺兰德(John Nolland)在对《马太福音》的评论中指出,新约指的是耶稣即将到来的王国: 除此之外,耶稣没有使用约的语言,但尽管意象不同,说到神与他的子民新立的约,与说到神的国的来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和他的门徒在最后一餐中幸存下来的另一句话,马太福音26:29,预言了天国的到来。以被掳的经历为背景,马太福音26:28中约的语言也与马太福音5:3-10中的八福有联系,这些八福给那些被“被掳”羞辱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见5:3-10的讨论)(《马太福音》,第1080页,斜体字为增加的)。 换句话说,作为新约的执事,可以被理解为宣告基督不久将再来建立他的国度。这与洛厄里的建议相吻合,即使徒宣扬耶稣永生的承诺,这会让那些相信他的人成为未来国度的公民(弗2:19;腓3:20)。 我不认为有证据表明新约是在耶稣在十字架上流血时开始的。如果那时已经开始,那么耶稣的国已经开始了。(这是今天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叫已经,而还未(already, not yet)。我同意斯坦·杜桑博士大约十年前在我们的年会上所说的,“国度还没有到来。国度还没有到来”)国度需要基督所流的血。没有立约之血,就没有国度。但国度还没有到来。 《希伯来书》8:7-12中的四个新约祝福,只是教会时代的信徒所经历的一部分。首先,这个时代的信徒在他们的头脑中不会自动地有上帝的律法。如果他们信奉可靠的圣经教导,他们的思想就会更新(罗12:2;林后3:18)。第二,虽然基督徒是神的子民,但他们不是新约所针对的以色列民族。第三,教会时代的信徒有一种认识主的感觉。但是新约的应许是100%的犹太成年人会认识他。第四,罪的赦免在每一个时代都是真实的,并不是新约所独有的。 我坚持观点四。将来,新约将与以色列人同在。新约今天还没有生效。但我们是照着那将要来的约来事奉,并且享受以色列人在天国里所要享受的一些福气。实际上,观点二和观点三很相似,尽管观点三暗示天国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存在,但我不相信这是真的。 附:在我发表了这篇博客之后,迪克斯·温斯顿(Dix Winston)想起了2008年史蒂夫·刘易斯博士关于新约的一篇杰出的期刊文章,题为<新约:颁布还是批准? (The New Covenant: Enacted or Ratified?)”这里有一篇文章和我的观点相同。

伟大的医生(路5:31)

在《路加福音》5:27-31,作者记录了税吏利未(马太)被主呼召成为他的门徒之一。这冒犯了宗教领袖,因为利未在犹太人眼中是一个可怕的罪人,因为他是一个收税员,为罗马人工作,背叛了他的人民。更糟糕的是,耶稣去了利未家,和他一起吃饭。最重要的是,他同时和一大群其他罪人和税吏一起吃饭。 为了回应这些宗教领袖的抱怨,耶稣告诉他们,他是来医治病人的医生。他来是要召这些人悔改。换句话说,作为他们的医生,他告诉他们需要什么。他们若悔改,就必痊愈。 最近有件事触动了我,就是耶稣在这里称自己为医生,这是我以前没有看到的。就在他召利未之前,他治好了一个瘫痪的人(路5:17-26)。在这个过程中,他赦免了这个人的罪。他使这个人能行走,确实像个医生!那是超自然的医生会做的事。这让我想:如果耶稣在治好瘫痪的人之后称自己为医生,不是更好吗?他可没有治好利未身体上的任何疾病。 在我看来,路加想把这两个故事结合起来。显然,主是医治瘫痪者的医生。但他也是利未的医生。但在什么意义上呢?基督在这里是一个医生,主要不涉及身体上的治疗。作为瘫子和利未的医生,他在另一个领域医治他们。 瘫痪的人经历了另一种治愈。通过赦免他的罪,主是在说他可以与他相交。这个人是个信徒,路加也提到了他的信(20节)。他知道耶稣是基督,因此他有永生。但现在他有了更多。罪得赦免后,与主相交使他现在有机会与主同行,并体验与这种亲密有关的所有祝福。换句话说,主给了他健康的双腿和属灵上的健康。也许我们可以说,赐给这个人身体上的健康,就是神也赐给他属灵商的健康的一幅画面。 利未也是如此。主召他跟随(27节)。正如瘫痪的人“起来”走了(25节),利未也“起来”(同一个词)跟从了主(28节)。这两个故事的相似性,以及两人的行为,表明他们是有联系的。 利未在收税时卷入了一场腐败交易。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可能骗过很多人。主呼召他离开那种生活方式,成为他的门徒。这就是悔改或从罪中回转所带来的(31节)。这是这位医生开的处方。当利未这样做了,他的罪也就得赦免,并且与神相交,使他灵里健康,就像那瘫痪的人一样。 耶稣通常被称为伟大的医生。大多数时候,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把人们从地狱中拯救出来。这当然是真的。不幸的是,另一些人说,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心,主会治愈他身体上的任何疾病。这不是重点。在《路加福音》第5章,我们被告知了这是什么意思。 作为信徒,我们的大医生想要“医治”我们属灵和道德的疾病。我们信了以后,当我们按照神的吩咐去做的时候,我们就能做到这一点。当我们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时,我们就会经历这种生活所带来的所有精神上的不健康后果。利未已经得了永生。现在,主要他离开他的罪,和他建立一个有活力的、健康的关系。神没有应许我们,神会医治我们今生的疾病。但他仍然是我们伟大的医生。

精神上的认同足以得救吗?

最近读了塞缪尔·哈里斯的一些内容,他是新无神论的领袖之一。正如标签所示,他是《圣经》基督教直言不讳的批评者。他在这篇文章中说的一些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一次,他说基督徒“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只有那些相信耶稣的人才能在死后得到救赎。”他说,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相信这些主张是正确的”(山姆·哈里斯,《致基督教国家的信》[纽约,Vintage出版社,2008],第3页)。 我不知道哈里斯所谓的“上帝的儿子”是指什么。他的理解似乎和《约翰福音》一样——耶稣是基督。无论如何,我觉得他的陈述令人惊讶。他认得出《圣经》所说的话。在阐述基督教教义时,哈里斯说,一个人只有通过信仰耶稣才能获得救赎。很明显,哈里斯所说的救恩是指从火湖里得救。他在同一页上说,那些不信的人将“在永恒的火中受折磨”(《马太福音》25:41)。得救是因为基督徒相信某些“主张是正确的”。这些主张是,耶稣是能够提供这种救恩的人,这是通过对他的信而给予的。 这里很突出的一点是,哈里斯对《圣经》的理解比今天的许多福音派都要好。的确,我们不知道哈里斯会对救恩的确据说些什么。但大多数福音派信徒会说,从火湖里得救,只给那些悔改自己的罪,承诺服从主,并坚持行善的人。它不是简单地相信某些“主张是正确的”的结果。毕竟,那只是精神上的同意,而精神上的同意不足以拯救。精神上的认同并不包括悔改、承诺和坚持。 当然,有些人会把哈里斯的例子作为攻击白白恩典神学的理由。他们会说他理解这些命题。这些批评者会说,白白恩典神学,宣称这就足够了,哈里斯会在天国里。哈里斯理解精神上的认同是一个人想要得救所需要的。毕竟,他知道事实。这是对白白恩典神学的错误描述。是的,哈里斯似乎正确地陈述了《圣经》所呈现的永生的好消息。但他不相信。事实上,在上面引用的书中,他补充说,他绝对不相信这一点。他补充说,因为他不相信,所以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他也没有得救。他坚持认为,任何辩论都必须从这一点开始。 就连哈里斯也发现,像他那样理解得救主张和相信这些主张是有区别的。如果精神上认同仅仅意味着理解问题中的主张,那么精神认同并不能拯救。但是,如果精神上的赞同意味着一个人相信这些主张是正确的,那么在永生的好消息中,它确实就是拯救。任何人只要相信耶稣是基督,就能得到救恩,因为耶稣保证了任何相信他的人都能获得永生。 令人遗憾的是,哈里斯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但却不相信它是真实的。然而,神使这个好消息如此容易理解,即使是一个根本不信真理的敌人也能看《圣经》,明白主说的话,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啊!然而,同样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坚持他们所宣讲的真理的人并没有这样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