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悔改是行为,并且我们得救是靠信心,而不是靠行为…?

林西给我发了一个精彩的YouTube视频。贾斯汀•彼得斯正在接受三位年轻的加尔文主义者的采访。你可以在这里观看视频。视频时长28分钟,但主要观点在前五分钟内提出来了。 视频的标题是“贾斯汀•彼得斯以为他得救了,直到发生了这件事”。 彼得斯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但遗憾的是,他得出了错误的答案。 彼得斯在七岁时在一个南方浸信会教堂认为自己得救了。他评论道:“我做了信仰宣言…我在理智上同意了所有基本的福音事实,但我并没有真正地归信,虽然我认为我已经信了”(1:05-1:20)。后来他去了神学院,成为了一名在各种教堂传道的福音传道人。他说:“我知道有些事情不对,但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1:30-35)。 “在我看来,福音本身似乎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基本上就是一方面,我们教导说你不能因行为得救。这一点我可以理解。但为了得救,我们又会告诉人们他们必须悔改,这在我看来就像是在做一项工作,因为我认为悔改是我要做的事情。我必须下定决心转离某些罪行…所以,另一方面,你怎么能说悔改不是一种行为,但为了得救,你必须悔改,这不就是在做工吗?在我看来,这似乎是福音中的一个巨大内在矛盾,我无法理解。我从未对自己的得救有持久的确信”(1:38-2:36)。 在我提供他的解决方案之前,让我先阐述一下他的想法。 主要前提:得救是因信,与行为无关。 次要前提:悔改是一种工作,是得救所必需的。 结论:在救恩的信息中存在着内在矛盾。 我建议他应该有不同的思考: 主要前提:得救是因信,与行为无关。 次要前提:悔改是一种行为。 结论:悔改不是得救的条件。 然而,彼得斯对这个“内在矛盾”得出了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视频中,他继续说道: 真正的悔改是一种工作,但它是上帝的工作。上帝赐予我们悔改。这是上帝的恩赐。《使徒行传》5:30-31;《使徒行传》11;和《提摩太后书》2:24, 26都谈到了上帝的悔改。所以上帝实际上拯救了我作为一名传道者(2:53-3:19)。 根据加尔文主义者的看法,信心是一种行为,悔改也是一种行为。但信心和悔改都被理解为上帝的恩赐i。所以你们不能够做出不信,也不能悔改。因为神会为你相信并且悔改。 但等等!这不能是正确的。没有人可以代替你相信。既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上帝自己可以替代的了。根据《约翰福音》3:16,是相信的人拥有永生。如果上帝替我们相信,那么他就拥有永生,而我们就没有了。 所以,彼得斯没有解决这个“内在矛盾”。那么如果悔改是一种行为,而在上帝给予我们能力去悔改后,我们必须选择悔改才能得救,那么我们就已经做了这行为(工作)。 彼得斯在随后的讨论中没有说他现在对自己的永恒命运有确信。他不能这么说,因为他不能确定自己会坚持到底(《哥林多前书》9:27),而他认为坚持是“最终得救”的条件。 后来,他说到耶稣的信息——他可能是在谈论耶稣的救恩信息——是“舍己而不是今生过最美好的生活,乃是背起你的十字架,这十字架就是呼召你为福音而死、舍己、把身体的行为治死、把肉体定死、为神的荣耀受苦。(13:30-49)。这难道也不是一种(行为)工作吗? 彼得斯说悔改的确是一种工作。但这不是上帝的工作。这是我们所做的工作(例如,《约拿书》3:10;《马太福音》12:41;《启示录》9:20-21;16:9-11)。 彼得斯有一个带有教义声明的网站(请参见这里)。他用以下方式解释救恩: 救恩是唯独借着恩典,唯独靠着信心,唯独在基督里,唯独如《圣经》所记载的,唯独为了神的荣耀。罪人完全堕落,这意味着,如果让他依靠自己的堕落本性,那么人没有本能拯救自己,甚至无法寻求上帝(《罗马书》3:10-11)。因此,救恩是由圣灵的定罪和再生能力所激发和完成的(《约翰福音》3:3-7;《提多书》3:5)祂赐给我们真正的信心(《希伯来书》12:2)和真正的悔改(《使徒行传》5:31;《提摩太后书》2:23-25)。祂通过约翰的话这一工具(《约翰福音》5:24)来实现这一点。虽然行为对于得救来说完全没有价值(《以赛亚书》64:6;《以弗所书》2:8-9,),但当一个人已经得到重生,他就会表现出重生的行为或果子(《使徒行传》26:20;《哥林多前书》6:19-20;《以弗所书》2:10)。 所以,上帝赐予我们信心和悔改,而“我们相信并且悔改”。在他的网站上,在拣选方面,彼得斯说传道者应该呼吁人们相信并且悔改而被拯救:“与许多人的想法相反,拣选的教义绝不应该阻碍传福音者的努力和/或呼吁人们悔改并信靠基督”(斜体强调)。 但如果信心和悔改都是工作,那么要得到救恩我们就得去做工。彼得斯没有解决这个“内在矛盾”。 由于《约翰福音》3:16只提到了对基督的信心,而没有提到悔改,因此应该明确悔改不是重生的条件,相信基督也不是一种工作(参考《以弗所书》2:8-9)。事实上,悔改甚至在《约翰福音》中一次都找不到,而这是《圣经》中唯一传福音的书(《约翰福音》20:30-31)。 i信心不是上帝的恩赐。在《以弗所书》2:8-9中,神的恩赐是因信而得救的恩典。比较《约翰福音》4:10和《启示录》22:17。悔改也不是神的恩赐。神“准许(grants)”悔改,意思是他允许人们悔改。 ______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信心是可量化的吗?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来描述信心。他说信心是一种状态。它不是可量化的。 我们通常不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定义信心,但它们非常恰当。大多数人认为信心是可量化的;他们认为我们可以衡量我们相信某事的程度。例如,我们可能会说,“他的确相信这个”,或者,“你需要增长你的信心”,或者“他不太相信”。 我可以想到一些例子,我们在这些语言中表达了对信心的看法。一个人可能会为某事祷告,譬如一个新的工作。如果他没有得到那份工作,另一个人可能会说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信心。如果他能再多一点信心,上帝就会给他那份工作。 这种看法的一个悲剧性例子发生在人们去参加医治时。领导这些服务的江湖骗子告诉人们,如果他们的信心足够坚定,他们就会被医治。对于信心治愈师来说,这是多么方便。当医治没有生效时,不是治愈师的错。那是因为寻求治愈的人的信心量不足。 但信心并不是那样的。信心是确信某事是真实的。它是一种状态。你要么相信,要么不信它是真实的。当你相信某事时,我们可以说你处于一种确信的状态中。我确信乔治·华盛顿是我们的第一任总统。我不会在我相信他是总统方面有所成长。即使我获得了历史博士学位,我也没法更加地相信他是总统。 但《新约》中有一些提到“伟大”信心的地方。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经文(《马太福音》8:10;15:28)?在这些情况下,涉及的人相信一些新的事物。他们并没有在他们已经相信的事情上有所成长。新的事情是不同的。之所以描述为“伟大”,是因为额外的事情不是常人所相信的。 在信心出现的瞬间,不信者会相信耶稣,仅仅通过信心赐予永生作为免费的礼物而且永远不会失去。你不能变得更加相信这一点。你要么相信它,要么不相信。 但在相信了这一点之后,信徒可以在《新约》中找到许多耶稣所教导的其他事情。信徒越相信这些教导是真实的,他的信心就越大。例如,一个信徒可能会读到有关积攒在天上的财宝的教导,并因此将部分薪水奉献给白白恩典教会或事工。他确信耶稣所说的是真实的。另一个信徒不相信主所说的这些事情。他不相信在一个他看不见的国度里进行投资是明智的。那么第一个信徒有更大的信心,但不是因为他比第二个信徒更相信奖赏。因为第二个信徒根本不相信奖赏。第一个信徒之所以有更大的信心,是因为他相信第二个信徒不相信的东西。 应用很明显。我们不应该使用诸如“我真的相信吗?”或“他足够相信吗?”这样的短语。把信仰当作一个可量化的实体。相反,我们应该简单地问自己是否相信《圣经》所教导的事情。我们是否确信它们是真实的?当我们确信时,我们就有信心。我们相信的事情越多,就越可能在将来,主看者我们时,称我们有伟大的信心。
是什么使人相信主权救恩的是对的?

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得克萨斯州一名名叫埃里克的囚犯的信,他从阿民念主义转变为加尔文主义。在信中,埃里克解释了他为什么相信救恩的主权观是正确的原因: 我们这些坚守救恩的主权观的人与白白恩典的信仰者在一个根本问题上有所不同。我们相信福音会改变基督徒的生活,这表现在可观察到的果子上。而白白恩典则不这样认为。 埃里克强调了人们坚守救恩的主权观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不认为坏人可以进入基督的国度。在他们看来,必须从坏变成好,才能获得他们所谓的“最终救恩”。 加尔文主义的救恩主权观认为上帝改变了我们。至少,他们是这么说的。但他们也承认了所有的命令和警告。因此,他们认为改变是上帝和人之间的合作努力。 阿民念主义的救恩主权观也表明改变是上帝和人之间的合作努力的结果。 实际上,无论是阿民念主义者还是加尔文主义者,救恩的主权观都是一样的。 关于要求改变才能进入基督的国度存在重大的问题。首先,主耶稣说,凡信祂的人都有永生(《约翰福音》3:16)。救恩的主权观就与主耶稣基督的教导相矛盾。其次,如果得救的保证,至少部分是基于生活中能看得见的改变,那么确信自己的救恩是不可能的。 根据救恩的主权观,确信自己的救恩是不可能的。 救恩主权观的信仰者认为,确信自己永恒的命运会导致放纵。他们认为缺乏保证是一件好事。因此,不断去寻找足够的可观察的果子是好事。对地狱的持续恐惧会使人们高度积极地去行善。 甚至使徒保罗也不确定基督是否会悦纳他(《哥林多前书》9:27)。只有在他去世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已经打了美好的仗,当跑的路跑尽了,该信的道已经守住了(《提摩太后书》4:7-8)。救恩主权观的信仰者认为,重生和蒙悦纳是不可分割的。根据救恩的主权观,如果基督不悦纳你,你就不能进入祂的国度。 白白恩典神学认识到了这种差异。蒙悦纳不是保证,但重生是。 救恩主权观的悲哀之处在于:一个人必须终生担心自己将永远在火湖中度过。这是一种糟糕的生活方式。这不是上帝希望我们要有生活的方式。
KISS法则应用于《雅各书》2章

假设有人敲响你的前面院子的门,面前站着两名耶和华见证人。他们开始根据他们基于行为的信仰教义向你传教。他们很友善,看起来非常真诚,但显然对永生的白白恩典有所困惑。随着对话的进行,你与他们分享了永生救赎的信息,也就是只用相信单单信靠耶稣就能获得永生。然而,他们引用《雅各书》第2章来回应这个救赎信息。他们主张行为是必要的,并且行为来证明你得救信息了。你将如何回答他们的问题? 《雅各书》2:14-26长期以来一直是神学争论的焦点。在解释《雅各书》2:14-26时,有很多内容需要涵盖。例如,需要对”拯救”、”死”和”称义”这些词进行定义;需要关注书信的背景,以及希腊文辩论(diatribe)的用法。此外,还必须克服几个世纪以来的传统和误用。解释《雅各书》第2章可谓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那些难以理解唯独信靠耶稣蒙受永生白白恩典的人来说。 上个月,我面临了这种情况。我尝试解释《雅各书》第2章。然而,坦白地说,我认为我的回应让在我前院的女士们感到困惑。虽然我试图保持简洁,但我解释得太多了,她们的眼睛变得发亮,很快结束了对话并离开了。 考虑到这次交流,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缩写词KISS,它代表着“保持简单”(Keep It Simple Saint)。在讨论教义,特别是与不信仰者的对话中,简化是很重要的。在涉及《雅各书》2章时,白白恩典的教师如何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简化对话,使之更加清晰而不引起混淆呢?我应该如何做得更好呢? 有很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与对方的交流的背景和时间将影响你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然而,如果你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就像我之前在前院所遇到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昨天,我再次在解释《雅各书》2章时遇到了这个问题。这次,我偶然发现了一个总结性的说法,我希望一个月前与耶和华见证人交谈时能想到这点: 《雅各书》并不是在教导我们的行为证明(PROVE)我们的信仰; 而是在教导我们的行为是提高(IMPROVE)我们的信仰。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帮助。它简洁明了,与通常的教导形成对比,同时还有一些文字游戏。这也容易记住。 在《雅各书》2章,我们看到了亚伯拉罕将以撒作为祭物献上的例子。这个事件对于大多数询问《雅各书》2章的人来说都很熟悉。因此,这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很好的例子。此外,这件事发生在主宣告亚伯拉罕因信称义(《创世记》15:6)数十年后。亚伯拉罕对主的顺从并不是为了证明救赎,而是显示了他的成熟。在这之前,亚伯拉罕做了许多不成熟的决定。他因害怕而谎称妻子的身份(两次!)以保全自己。他是害怕的,并试图通过与夏甲同居来回避上帝的计划。然而,数十年与主同行后,当被要求牺牲他深爱的孩子时,他忠实地顺从了。他的信仰已经提高了。在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信仰已经成长的人。这是亚伯拉罕生命中的一个独特时刻。他的行为已经成熟到愿意牺牲他最爱的事物。这是属灵的成长,而不是属灵的诞生。他的行为不是证明他的信仰,而是提高了他的信仰。许多信徒都不能达到这种属灵的成熟水平。 主权派(Lordship)教师有一个著名的表述。他们经常试图通过说:“我们是单单因着信得救的,但得救的信心从不是单独的。(We are saved by faith alone, but the faith that saves is never alone.)” 来解释《雅各书》2章。换句话说,如果你得救了,你就会有行为。根据《罗马书》11:6,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然而,这个陈词滥调变得非常流行,现在已经成为了通用的理解。它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教会文化,并被许多人视为事实。然而,这与《新约》的教导相矛盾,包括《雅各书》。行为不是自动产生的,而成熟是一个过程。亚伯拉罕正是这一事实的完美例证。 尽管如此,主权派教师通过这个短语成功地简化了他们的立场。它简短并明确了他们的信息重点,而不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同样,白白恩典的教师也可以考虑使用一个简化的总结。 行为不是证明信仰的,而是提高我们的信仰。 白白恩典福音事工(GES)已经写了几篇关于《雅各书》2章的文章和博客。此外,我们的书店中还有一本赞恩·霍奇斯(Zane Hodges)写的关于《雅各书》的评论。
是信心拯救我们,还是耶稣拯救我们?

6月26日,在我们的YouTube频道上,我们发布了一段我的视频,叫做“建立在神迹上的信心可以得救吗?”你可以在这里看到这个7分钟的视频。 视频下方的一条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S.P.写道:“信仰并不能拯救一个人。没有所谓的“得救的信心”。耶稣拯救(了我们)。是所信的拯救一个人。我相信耶稣有永生。在最后一个句子中,我是主语,相信是动词,耶稣是动词的宾语。如果动词的宾语不是耶稣,人就不会得救。不要再说‘得救的信心’了。” 首先,我很高兴S.P.没有认为我在讨论某种特殊的信心。我用得救的信心这个词来概括S.P.所说的“是所信的拯救一个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相信得救的信息,那么他就得救了。没有什么特别的信心。所有的信心都是说服。 第二,我有点惊讶S.P.说信心不能拯救一个人。他接着写道,“是所信的拯救一个人。”他说凡相信耶稣得永生的人都得救了。我们必须相信耶稣基督是赐予者,是上帝的礼物(恩赐),是永恒的生命。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礼物(恩赐)。 当然,耶稣让人得救是真的。但祂也只拯救那些相信祂的人,让他们得永生,这也是真的。 耶稣拯救所有相信祂的人得永生,这样说准确吗?准确。 耶稣拯救人。对耶稣的信心可以拯救人。这里没有冲突。 也许S.P.的意思一般来说,信心,不会拯救任何人。它必须是对耶稣基督永生的信心。我同意。相信耶稣活过、死过、埋葬过、复活过,并不能带来永生。相信上帝派遣耶稣并不能带来新生。一个人必须相信赐予礼物的赐予者(《约翰福音》3:16;4:10-14;《以弗所书》2:8-9;《启示录》22:17)。 在评论区对S.P.的一个回复提到了一个特定的牧师。我查了一下牧师,发现他被批评了,因为他说我们得救是靠恩典,靠信心,不靠行为,我们不是靠祷告或向上帝呼求而得救的。我看了两次批评他的牧师的布道。他们坚信,为了得救,一个人必须呼求主的名,像罪人一样祷告,他们说这包括悔改和委身。 虽然我不太明白为什么S.P.坚决地命令,“不要说‘得救的信心’,”我想这可能是因为这个表达没有提到主耶稣基督和永生——赐予者和礼物。如果是这样,可以理解,当我写得救的信心时,这本来就是我的意思。这里有一个更长的说法:“谁相信主耶稣基督,是赐予者,是上帝的恩赐,是永远不能失去的生命,谁就有了这个恩赐。” 耶稣拯救人。√。 耶稣拯救所有相信祂的人得永生。√ 所有相信耶稣得永生的人都得救了。√ 相信正确的目标—主耶稣基督—以及祂所应许的永生—可以拯救我们。√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约翰一书》1:9中的“认罪”是什么意思?

上个主日,我在主日学的课上遇到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承认我们的罪意味着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犯了罪时,向上帝承认我们犯了罪。 但是我们需要为我们的罪感到抱歉吗?如果是这样,我们该有多抱歉呢?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已经足够抱歉了呢? 今天我突然想到,我从来没有研究过“忏悔”这个词。它的希腊语是homologeō。 它在《新约》被使用了26次。为了准备这篇博客,我研究了所有这些词。 宾语是罪的情况,它只在《约翰一书》1:9提到过一次。 在《圣经》施洗约翰的事工记录中,一个相关的动词exhomologeō被使用了两次,指的是认罪(《马太福音》3:6;《马可福音》1:5)。 当耶稣说:“我要向他们宣告……”(《马太福音》7:23)时,“Homologeō 将被用于白色大宝座的审判。 它也在《马太福音》10:32和《路加福音》12:8中被用来“承认”耶稣是基督,与‘否认’相对。在《约翰福音》9:22;12:42;《约翰一书》2:23;4:2,3,15;《约翰二书》7章;《启示录》3:5;还有可能《提摩太前书》6:12都有同样的意思。(其他表示“承认”的用法包括《使徒行传》23:8;24:14;《希伯来书》11:13)。 《马太福音》14:7用它来谈到希律王“做出的承诺”。 在《约翰福音》1:20中,它指的是施洗约翰“宣告”或“证实”说“我不是基督。” 它在《使徒行传》7:17中被翻译成“宣誓”(KJV, NKJV)或“宣布”(NET)。 在《罗马书》10:9-10中,霍奇斯认为homologeō有“呼求祂的名字”的意思(《罗马书》,299页)。 《提多书》1:16中,大多数译本将其翻译为 “声称”。 它甚至在《希伯来书》13:15中译为“感恩”(NKJV和NASB;NET和ESV是“承认”;NIV是“声称”;少数译为“忏悔”)。 那么在《约翰一书》1:9中homologeō 是什么意思呢?这些英语单词可能合适:acknowledge(承认), admit(承认), or declare(宣布)。 当我们忏悔我们的罪时,我们是在承认它们。认罪的反面就是否认我们的罪(《约翰一书》1:10)。 当我们认为认罪包括为我们的罪忧愁时,我们就陷入了滑坡。首先,“ homologeō”这个词与“对不起”没有任何关系。其次,道歉是一种主观体验,这差异很大。我们可以表示轻微的歉意,适度的歉意,或者深深的歉意。我们的悲伤是无法量化的。第三,神要我们承认自己的罪,而不是为罪感到抱歉。 话虽如此,《约翰一书》1:9并不是一个神奇的公式。承认我们的罪只有在我们行在光明中才有效(《约翰一书》1:7)。与神相交的信徒是在光明中行走。这样的人需要承认自己的罪,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罪,以便与神保持团契。但是脱离团契的信徒——在属灵遥远国度的信徒——必须悔改自己的罪(《路加福音》15:11-32),才能回到团契中。 在他对《约翰福音》1-3的评论中,霍奇斯有这样一句话,很有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悔改”这个词并没有在这里使用,也没有在书信的任何地方使用。原因很简单,在约翰的用法中,当一种罪的模式持续存在并且需要改变时,基督徒的悔改是合适的(参见《启示录》2:5,16,21,22;3:3、19)。在我们的经文中,约翰说的是那些在与神相交中发现罪的人,而不是那些偏离神或失去先前属灵成就的人。这是另一个问题。《约翰一书》的听众是属灵稳定的,没有什么需要悔改的(见2:12- 14,21)。他们的任务是“住”在基督和祂的真理里(见2:24,28),而不是“回转”归向祂(63页)。 当我们在光明中行走的时候,我们确实会对我们的罪有一定程度的悲伤,但是在光明中行走会产生悲伤,而不是承认我们的罪会产生悲伤。 我记得赞恩·霍奇斯说过,认罪的核心是对上帝诚实。这很好地抓住了这个点。 我强烈建议你们花时间研究一下《新约》中homologeō的全部26种用法。这是一项有趣的研究。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我们要知道耶稣和永生的什么内容,才能得救?

Al问了一些很不错的问题: 我读你的文章和看你的YouTube视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知道你相信为了重生,一个人必须相信耶稣才能得到永生。 然而,最近我一直在想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特别想知道,为了重生,一个人需要对永生和耶稣了解多少。 例如,一个人是否需要知道新地或信徒的肉体复活才能重生? 我想,这两种情况都是永生的一部分。 我听你讲过《约翰福音》11:25-27关于得救信心的内容,但这似乎并没有完全回答我的问题,因为这段《圣经》经文并没有具体说明关于耶稣和永生,我们必须相信什么。 我知道这可能看起来像一个愚蠢的问题。但是想象一个人不知道耶稣是谁,也不知道永生是什么意思。如果这样的人碰巧发现一张纸,比如写着《约翰福音》3:16,如果他不知道新地,不知道信徒的肉体复活,甚至不知道耶稣基督的名字,他能得救吗?为了重生,一个人需要知道的最少信息量是多少? 我真的希望你有时间帮我。 让我们回归《圣经》。我可以解释为什么《圣经》是正确的。但底线是上帝说的是真的。 《约翰福音》中的一些经文比其他经文提供了更多的细节。但是《约翰福音》中所有的传福音经文都包含这三个要素:1)无论谁相信2)耶稣3)有永生/永远不会灭亡。这是重生所需要的最少的信息。 《约翰福音》11:25包含了额外的信息:身体复活的应许。因为在《约翰福音》的一些——实际上是大多数——传福音的经文中并没有发现这一点,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基本的真理。有些人可能会错误地相信灵里的复活,但仍然相信《约翰福音》3:16的应许。 Al问起新地,我喜欢这个问题。 如果人们必须相信他们会在新地上度过永生,那就会把大多数重生的人排除在外。我遇到的大多数相信生命应许的人都错误地认为他们将在天堂度过永生,漂浮在云上。 我发现说服信徒相信我们永恒的家是新地,而不是天堂是很有挑战性的。理解并相信这个内容并不是永生的附加条件。 Al提到一个不知道永生是什么的人。我不认为有这样一个人。i参见《约翰福音》5:39。虽然旧约只提到永生一次(《但以理书》12:2),但与弥赛亚在祂的国度里永远活着的概念是很容易理解的。参见《约伯记》19:25-26。 当然,许多人不明白,当一个人相信耶稣的时候,永生就开始了。我遇到过一些人——在我成为基督徒的头三个月里,我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知道自己已经一劳永逸地得救了,但他们认为永生从死后才开始。这样的人相信生命的应许,即使他并不完全理解它。 我怀疑大多数耶稣的犹太听众是否理解耶稣所说的永生是信徒现在所拥有的。然而在《约翰福音》5:39,他说他的听众查考《旧约》,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有基于诫命的永生。耶稣纠正了他们对生命之源的理解。是耶稣,祂自己。不是《旧约》的诫命。但祂没有强迫他们明白永生。 最后,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耶稣的名字,至少在他的语言中不知道(祂的名字实际上不是Jesus,而是Yeshua),那么他需要知道这就是《圣经》中记载的那个做出承诺的人。井旁的妇人可能不知道祂的名字是耶稣。但是她相信祂是弥赛亚,这位确保了所有相信祂的人都有永生(《约翰福音》4:10-26)。 这些假设性的问题大多不是由不信教的人提出的。然而,Al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那些寻求可以清晰地传福音的信徒所问的。 我们想说清楚。这是一件好事。要做到这一点,请跟随主耶稣基督。如果祂似乎对你不够清楚,修正你的想法。祂是对的。祂清楚地宣讲福音。 i 每个人要么相信,要么不相信在死后还有生命。大多数人都喜欢这么做。当人们听到你谈论永生时,他们知道你谈论的是死后的生命。他们可能不明白,这是一个现实,就是一些人或者有生命的人是耶稣基督的信徒。圣灵使世人知道罪、义和将来的审判(《约翰福音》16:7-11)。 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信徒应该担心他们可能会跌倒吗?

一位名叫汤姆的朋友今天(6月13日)打电话给我,让我听6月12日星期一约翰·麦克阿瑟的《给你恩典(Grace to You )》广播。他说,听起来好像麦克阿瑟已经改变了,现在主张白白恩典神学了。 我听了那个节目,我明白汤姆为什么会这么想。 麦克阿瑟当时要分享《罗马书》第8章的最后几节。 在7点20分的时候,麦克阿瑟问道:“犹太教徒能不能进入教堂,把人们都弄糊涂,让他们都放弃恩典,奔向律法和割礼,并失去他们的救恩?” 对麦克阿瑟来说,如果不能坚持下去,就不能进入天国。但既然他形式上相信永恒的安全,他回答说没有真正的信徒会被误导。只有(false professors )单单嘴上自称是基督徒的才会抛弃恩典而奔向律法i。 30秒后,从7点50分开始,麦克阿瑟谈到了被无神论教授教导的年轻人。那里有危险吗?“世俗教育会怎么样?如果你有一个真正信仰基督的基督徒孩子,你把他送到某某大学,然后某个教授走进教室,彻底剖析了他所相信的内容,那该怎么办?他能夺去这孩子的信心吗?(不能)除非你比上帝更强大。” 我对这句话感到惊讶。 在其他信息中,麦克阿瑟警告信徒跌倒的危险。他敦促基督徒父母避免把孩子送到那些有敌对《圣经》的教授的学校。他警告教会成员,他们可能会被假教师欺骗。 当然,在汤姆听到的消息中,麦克阿瑟并没有否认这些观点。他希望他的听众意识到,他只是在谈论上帝——按照加尔文主义神学——对真正信徒的保证。然而,既然麦克阿瑟教导说,没有人能确定他是一个真正的信徒,那我们去异端或把我们的孩子送到一个有无神论神学和哲学教授的学校就是愚蠢的。 这是加尔文主义的让人难以理解的内容之一。如果真正的信徒是安全的,不会被误导,为什么不去异端呢?如果我被误导了,那我就证明我没有重生。但如果没有,我就证明我重生了。为什么不去哈佛神学院拿个博士学位呢?如果我被误导了,我就证明我从未得救。如果没有,我会得到更多的证据。 当然,加尔文主义者不是那样生活的。他们害怕被引入歧途。因为《圣经》告诉我们这是可能的,所以这种恐惧是合理的。但是,他们这样做并没有永生的保证。这是多么可怕的生活方式啊。 事实是,即使我们跌倒,我们作为信徒也永远安全。我们永恒的命运并不取决于我们的忠心。 《罗马书》8:31-38并不能保证信徒不会跌倒。 i正确的答案是,是的,犹太教徒会误导基督徒。参看《加拉太书》。但他们不能使信徒失去救恩。跌倒并不能消除一个人的救赎。 _______ 鲍勃·威尔金(Bob Wilkin)(达拉斯神学院神学硕士,博士)恩典福音派协会(Grace Evangelical Society)创始人及执行主任,聚焦恩典电台(Grace in Focus Radio)联合主持人。他同妻子莎伦(Sharon)住在德州高地村(Highland Village, TX)。鲍勃最新的书有《在一百节经文中的“单凭信心”(暂译)》(Faith Alone in One Hundred Verses)和《回转来活:悔改的力量(暂译)》(Turn and Live: The Power of Repentance)。
耶稣为什么传福音(《约翰福音》5:39-40)?

我最近参与了许多关于永生福音的讨论。许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坚持让不信的人明白耶稣为每一个相信祂的人提供永生。不信的人可以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得救。相反,他可以在很多事情上简单地相信耶稣。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耶稣是死在十字架上并从死里复活是神的儿子,他就可以永远得救。 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第一世纪的犹太人对即将到来的基督有什么看法?我知道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相信’。一些人相信弥赛亚会来打败罗马,带来一个类似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的繁荣时代。许多人相信,如果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他们就会进入那个国度。也许法利赛人是这类人中最著名的例子。一些犹太人相信天国是永恒的,那些进入天国的人将永远活着。然而,另一些人相信那些进入天国的人会死。永生甚至不是神所赐的。即将到来的国度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源头。大多数犹太人可能认为,他们需要受割礼,才能成为永恒国度或现世国度的一部分。 据我所知,一个被称为艾赛尼派的犹太团体认为,如果他们脱离当时被他们视为叛教的犹太宗教体系,他们就能成为国度的一部分。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搬到耶路撒冷周围的旷野,认为这样才配得上这份荣誉。有迹象表明,一些犹太人,包括艾赛尼派,相信有两个弥赛亚。当然,也有像亚伯拉罕一样的人,他们知道他们将会在一个永恒的国度里,因为他们相信弥赛亚的到来会让他们得到那个礼物。 所有这些不同的团体都相信即将到来的弥赛亚。他们都相信一个即将到来的国度。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但很明显,他们认为进入那个国度所必需的东西,以及这个国度将是什么样的,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差别很大。 这很容易让人与今天的神学情形相提并论。有不同的团体相信耶稣是旧约应许要来的弥赛亚。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人并切真诚的相信。但他们对祂所提供的内容在看法上存在很大分歧。大多数人会说,如果他们做足够多的好事,祂会给他们进入未来国度的入口。还有人说,如果人们进行某些宗教仪式,就可以进入。对一些人来说,永生是暂时的。它可能会丢失。对另一些人来说,一个人只有在死后才会得到永生,而且只有当他们足够圣洁的时候。 许多人会说,所有这样的人都有永生,即使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必要向他们传福音,因为知道耶稣提供永生并不是必要的。 但要注意的是,耶稣在地上的事工中并没有采取这种态度。祂向那些对祂所赐的有错误看法的人传福音。祂将永生赐给所有相信祂的人。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需要努力工作才能获得这样的祝福的人,耶稣给予了强烈的谴责。祂指出,尽管他们有宗教信仰,相信即将到来的弥赛亚和祂的国度,但他们并没有永生。在一个传福音的例子中,祂说:“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其中有永生;而这经正是为我作见证的。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约翰福音》5:39-40)。 在第一世纪,耶稣传福音给那些宗教人士,这些人不相信只要相信祂就能得到永生。他们认为他们必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生活,才能被认为配得上国度。有很多这样的犹太人。 今天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是好人,他们是有信仰的人。但他们需要听到生命的信息,就像《约翰福音》5章里的犹太人一样,我们需要把传福音传给他们。
四种不同的白白恩典对救恩信息的理解

在5月22—25日的GES年会上,我从鲍勃·布莱恩特那里听到了一个很棒的信息。他提到了我在2009年7月在恩典聚焦上写的一篇文章《关于两个问题的四种白白恩典的观点》。参见这里。我没认出来,因为他解释得比我好得多。后来他告诉我,他只是简化了我写的东西。 这是我重新写的博客。 根据大多数白白恩典的人的说法,都有一个或两个关于救恩的问题。一组人说你必须相信第一个真理才能得救。另一组人说你必须相信第二个真理。第三组人说这两个真理都必须相信。而第四组人则认为两个真相都不需要相信。 第一组:耶稣,是给予者,保证神的恩赐,也就是永生——是给所有相信祂的人的礼物(《约翰福音》3:16;4:10-14;《以弗所书》2:9)。 第二组:所有相信耶稣的神性以及祂为我们的罪而死并且身体复活的人都得救了,无论他们是否相信他们是处在安全的地位(《哥林多前书》15:1-11)。 第三组:想要得救,你必须相信祂的神性、死亡和复活,以及他所应许的没法失去的永生。 第四组:你不需要相信耶稣的神性、死亡和复活,也不需要相信祂永生的应许。但是,你必须相信神差来了耶稣 (《约翰福音》5:24)。 这里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救恩信息是如何影响你的意愿的,好让你与那些相信依靠信心并且坚持行善才能得救的,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分享你的信仰。 第一组关注的是基督教内外几乎每个人的永恒命运。他们唯一不关心的人是那些相信不会失去耶稣所赐予永生的人。 第二组是关于非基督徒的永恒命运。因为几乎所有自称是基督徒的人都相信耶稣的神性、死亡和复活,所以这个群体对大多数新教徒、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徒并不关心。 第三组是对和第一组同样的几乎每个人都感到关切。 第四组不关心大多数基督徒的得救。如果我们可以相信他们说的话,那他们也不关心大多数穆斯林、印度教徒和佛教徒,因为这些宗教教导耶稣是上帝派来的i。 那么你认为一个人必须相信什么才能获得永生?这是关乎你永生命运的关键问题。但它也会影响你如何(以及是否)向朋友和亲人传福音。 __________ i印度教徒称祂为阿查里亚(acharya),他的生命闪耀着真正灵性的典范。穆斯林称耶稣为以撒(Isa),并认为他是穆斯林的先知。佛教徒相信耶稣是一个有智慧且神圣的人。